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些節目做的這麼極端,其實也有點迫不得已的意思,因為林在山現在太火了,想約他的通告,比約總理的通告還難。而那檔節目要是約到了林在山的通告了,他們播出檔期,收視率立刻就會有飛昇級的表現,還能連帶著把節目的人氣給帶起來,後面期的收視率都會普遍增長。
林在山現在之於電視圈,就像一個有魔法的巫師,只要能請到他上節目,節目就肯定會火。
電視圈這些猴精腹黑的製作人們,都很清楚,林在山現在的超高人氣,不一定會維持多久,如果現在他們不搶林在山的通告,未來等半年一年林在山的人氣沒了,他們再搶就沒意義了。
現在能搶到林在山的通告,對他們節目的提升效應是最強的,所以他們務必要使盡一切手段搶林在山的通告。和Beyond的藝人團隊談推新的條件,就是他們搶林在山通告的最主要的殺手鐧。
帶新人上節目,在這個圈子裡其實是件很普遍也很正常的事,就像李孝妮,也經常帶國娛的新人上節目。
但這種帶新人在林在山身上有點變味了。
林在山之前帶著劉萌萌張昊他們跑過幾個通告,每次上之前Beyond團隊和節目的主持人制作人講的都好好的,節目的份額分配由林在山為主,新人為輔。
但最後片子剪出來,往往林在山的份額要佔到99%,張昊劉萌萌他們露臉說話的片段全被減掉了,就好像在做林在山特輯似的,這讓林在山特別的惱火。
搞的他現在都不願意帶新人上節目了,帶了也是白帶,最後都弄成他自己的特輯,一點推新的效果都沒有,通告費拿的還很少,所有便宜都讓節目組佔了,Beyond公司的利益都被盤剝了。
第683章多元化發展
Beyond公司現在的狀態,或者說面臨到的困境,有點像十幾年前的國娛。
當年國娛發展到瓶頸,唱片市場崩盤,公司很難往前最更進一步,於是畢其功於一役的推出了李孝妮這個超人氣新人。
此後三年,國娛幾乎把所有的重要資源都砸在了李孝妮一個人身上,硬生生的給李孝妮砸成了亞洲頂級的天后。
那時候國娛也有別的新人要推,但上通告非常困難,人家節目組都是要求除非李孝妮帶著新人來,否則其他新人根本沒什麼機會上節目,就算上了也被剪的七零八落,很難有機會冒頭。
這樣一直熬了好幾年,攢足了資本,同時靠著李孝妮這個典型建立起了豐富的練習生造血機制,一切時機成熟後,國娛才開始高速擴張,直至發展成了今天這樣一個覆蓋了娛樂圈全行業的八爪巨獸。
當年李孝妮要是折了,國娛可能就偃旗息鼓了,絕對不會發展到今天的規模。
如今Beyond面臨的嚴峻考驗同樣如此,完全是靠著林在山一個人帶頭往前衝,其他新人想發力根本發不出來。
比國娛當年更糟糕的情況是,Beyond在圈子裡一點資歷都沒有,完全就是一張白紙,這樣的公司想發展起來就更困難了,尤其是在唱片業大面遇冷的形勢下,Beyond想更進一步,需要接受諸多考驗。
遙想當年,國娛在推李孝妮之前,已經是在娛樂圈中打拼了近20年的大鱷級唱片公司,只是因為他們的業務太過集中在唱片業,企業的文化又比較急功近利化,沒像箭靶或年代那樣在行業內部砸實基礎,又不如BM那麼劍走偏鋒,所以遇上唱片市場的大崩盤,國娛一下子就變得危在旦夕了,好在後來賭李孝妮賭對了,這才把公司的運勢給扭轉過來。
相比當年的國娛,Beyond在業內一點根基都沒有,唯有的幾條人脈,都是靠刁月涵和林在山自己開發出來的,且關係比較淺,在這行的打拼經驗也嚴重不足。這和國娛當年的形勢比,要嚴峻的多。
雖說林在山現在算是搭上了皇族一脈,後面有大勢力在撐他,但洋皇妃撐的只是他這一個人,而不是他旗下這家追求音樂理想的唱片公司。人家只是想拿他做一個新興的文化符號,一個典型性人物來推,並不是真的要推進華語音樂的發展。
而林在山想的是帶領Beyond在華人音樂圈做出成績,努力推動整個華人音樂的發展,這個任務實在太艱鉅了。
即便是他是一個千年難遇的穿越者,但給自己肩膀上扛上這麼大的責任,他前進的步伐依舊會變得很緩慢。
Beyond過去一年賺到了大錢,現金流已經堆出了3億多,公司資本破5億,但展望未來,林在山仍舊是躊躇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