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協議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的證件遞給曾榮。“記住,只有縣一級的警察局局長級別,才知道有你們這群人的存在,動用地方力量的時候,記得直接去縣一級,或者縣級以上的機關單位才行。”
證件裡面內容很簡單,只有國家保衛局,華中特別行動小組,十五號這個資訊,當然,還有一個鮮紅的印章。
“好好幹,向我們這樣身份的人,等待可以公開身份的時候,就是享清福的時候了。”王雷笑了笑,拍了拍曾榮的肩膀。
“一定會的。”曾榮心中卻想,十五號,才十五個人,難怪叫做小組了,當然曾榮不知道的是,能被吸收到這個小組,如果沒有一些特殊能力,暗勁只是基本要求。王雷更看重的是,曾榮年輕,前途無量。
和王雷所說的不一樣,任務很快就下達了。執行任務的地方卻讓曾榮愣了一下,執行任務的地方,竟然是在緬甸!
不但是在緬甸,而且還是在克欽邦,胡敏正好也是在克欽邦。
緬甸是個聯邦國家,地方政府擁兵自重,基本脫離中央政府,有些像是華國很久以前軍閥割據的狀態,嚴格說起來,胡敏不過是克欽邦裡面一個割據勢力。一個比較大的割據勢力而已。
事情是這樣的,當年老蔣退縮臺灣的時候,一些部隊來不及撤退,卻有被解放軍戰敗,不得不撤退國外。
其中的一支部隊撤退到了現在的克欽邦。這些軍隊面對解放軍屢戰屢敗,遇到緬甸的政府軍,卻是越戰越勇。
緬甸政府在幾次圍剿無果,卻死傷慘重的情況下,不得不承認這一事實,甚至還劃丨出一塊區域讓這些國民殘軍自治,要求不得離開自治區,政府有需要的時候,還得出兵幫助政府清剿其他的割據勢力。
這就是克欽邦開始割據的源頭了。
如此同時,產生了不少華僑,一些華僑以前是官宦之家,來到緬甸的時候,身上也帶著一些家傳之寶。
其中就有一位,有一冊宋朝朱喜手抄的一部論語,其中還附有朱喜的一些註解,這些註解,是未公佈於世的。朱喜的真跡,就是一件珍貴的文物。裡面還有朱喜為公佈於世的註解,更是難得的理學資料。
朱喜,儒家理學的集大成者,後人稱為朱子。如同孔子,孟子,曾子等等,都是能進入曲阜孔廟吃冷豬肉的大賢。
春秋戰國之後,還能被尊稱為子,可見朱喜在儒家中的地位了。子,基本就代表為聖賢了。
那位老華僑臨死之前,特意交代他的兒子,一定要將這本珍貴的文物送給中央政府,讓它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出來。
押運重要物品,這種主要是學術上的物品,一般危險性不大。而且又近在鄰邦,進入華國境內,就更安全了。這算是比較輕鬆的任務了。
不知道是為了照顧新人,還是為了試試曾榮能力,這樣的一個任務就落在曾榮的頭上。
任務下達下來,曾榮第一時間就選擇了執行。當然,曾榮不是為了急切見到胡敏,而是那冊朱喜親手寫的一部論語,如果推測不錯的話,以朱喜的身份和修養,那冊手稿中絕對含有可以吸收的氣感!
能成為子的聖賢遺物,能幫自己省下多長的養氣時間?曾榮很是期待!
身份變成國家文物局的工作人員,向學校請個假,曾榮踏上了前往緬甸克欽邦的道路。
第一百零六章 突然出現的白人
克欽邦和華國邊境某個市有互通的貿易市場,不用簽證可以直接透過。軟妹幣,普通話都是十分的流通,看起來,這裡就像是華國西南的鄉鎮口不過不隸屬華國管轄而已。
到了克欽邦首府,曾榮就開始找那個老華僑生前的住所。地方很好找,那個老華僑是個富商,在當地很有名氣,曾榮坐上計程車,報個地址二十分鐘就到了一個宅院門口。
臨街的大宅院,這種房子在華國很少見。
隔著大鐵門遞出代表身份的名片,那個門衛兼保鏢的小夥子進去了,很快,後面又跟著一個面目俊秀,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出來了。
大門被開啟了,那個年輕人的普通話很是標準“曾先生你好,我是張亮,朱熹的手稿,是我爺爺囑咐,要交給華國政府的。請隨我來吧。”
張家老爺子過世之後,兒子不成材,相反孫子張亮倒是能幹些,因此張家現在做主的,反倒是張亮了,而不是張亮的父親。
跟著張亮來到三樓的小閣樓,就見到閣樓進門面對的牆壁上,掛著以為面目慈祥的老者相片。
“那是我爺爺的遺像。”張亮說道,神色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