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己的想法瞎搗鼓。
姚鼎言瞅著一臉死豬不怕開水燙的謝則安,有點拿他沒轍:“你又想做什麼?”
謝則安說:“也沒什麼,就是想來和您商量商量‘儲存’和‘貸款’的盈利怎麼處理。我的看法是基礎建設一定要搞好,俗話怎麼說來著,‘要致富,先修路’,我琢磨著按照各地貸款的盈虧份額,把各地的路修一修。”
姚鼎言眉頭一跳。
青苗錢也有盈利,每年都能給朝廷帶來三成利潤。這三成用到哪裡去了呢?按照當初的計劃,一部分藏入國庫,以備荒年救賑;另一部分用作軍餉,支援兵事變革。這兩個地方都是大窟窿,年年都把國庫吃得一乾二淨,偌大一個大慶竟年年都沒什麼餘錢!
謝則安搞的這個“儲存”和“貸款”,起初大夥都不以為然。不就是錢莊嗎?天底下那麼多錢莊,也不見他們多有賺頭。
沒有人料到這麼一種情況:謝則安和張大義是連白手起家都能混得風生水起的人,一旦手裡有了大批資產,那利潤簡直是滾滾地來。謝則安有著敏銳的商業觸覺和超前的經濟理念,張大義有著過人的管理能力和經營能力,兩個人聯手合作,農業合作社彙集的資金不到一年就翻了十番。
這個驚人的事實嚇呆了不少人,他們連罵上一句“與民爭利”都忘光光了。
此時此刻,他們腦海裡只有一個想法:回去趕緊叫負責“養”自己的商戶去找張大義,看看能不能分一杯羹。
張大義向來豪爽重義,早年跟著他一起幹的人如今都賺得盆滿缽滿。仔細數數如今排得上號的商號,哪家不是和張大義走得近的?再想想如今大夥的衣食住行,哪一樣不是以“張氏商號出品”為第一選擇?
不知不覺間,農業合作社已經把天下商戶都“合作”進去了,但凡想自己玩兒的,最終都因為落後於其他人而被淘汰出局。
姚鼎言挺後悔當初沒有把農業合作社要到手裡。
事已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