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蜀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渭南之戰是漢獻帝建安十六年(211年),丞相曹操擊破韓遂、馬超等關中聯軍的作戰。當時關西諸侯在名義上歸順曹操,曹操欲借道討伐漢中張魯,於是,關西諸侯起兵造反,阻止曹軍進兵,史稱“韓遂、馬超之亂”。雙方在關中潼關、渭南等地發生大戰,最後曹操用計取勝,壓制關中。 渭南之戰是一場講求深謀遠略,靈活用兵以智取勝的精彩戰役。 建安十三年(208年)底,曹操在赤壁之戰中遭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敗,傷亡過半。建安十四年(209年)又丟失了南方重鎮江陵,這使得曹操的南進計劃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建安十四年(209年)三月,曹操曾進駐譙郡,製作輕型戰船並訓練水軍,準備繼續向南方進兵。七月,曹軍自渦水、淮水出肥水,到達合肥,但是考慮到連年征戰,士兵勞苦,且疫氣流行,而沒有繼續南進,於十二月全軍返回了譙郡一帶。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軍基本是進行休整。南進的困難擺在前面,於是曹將其下一步的進軍目標選在了西方的關中、涼州和巴蜀地區。 據守關中部隊,實際上是一個由十個大、小軍閥組成聯合體。韓遂、馬超部是這個聯合體的核心,但是他們並沒有嚴密的統屬關係。平時,他們分散割據於自己的地盤,在發生利益相關的情況時,才會集中一起,共同對敵。 當時,關中集團在名義上是歸順於曹操的。 在建安六年(201年)曹操與袁尚等在河北激戰時,關中集團也曾經幫助曹操的司隸校尉鍾繇大敗高幹和南單于兵團。強悍的關中集團是曹操向西南進兵的一個巨大威脅,曹操決不敢在自己的大軍深入漢中和巴蜀險地的時候,讓背後的關中有一支強大的不穩定軍事集團存在。 軍事謀劃 關中歷來為四塞之地:南面有險峻的秦嶺山脈、東面有潼關和黃河天險的保護, 西面是隴山與六盤山的崇山峻嶺, 北面是陝北高原上的子午嶺、黃龍山。 曹操進攻關中主要有三條路線: 潼關古城東城門 1、北路:出河東,自蒲坂津西渡黃河進入; 2、中路:沿大路,經潼關進入; 3、南路:先南下宛城,繞道武關、藍田迂迴進入。 自秦帝國以關中為基地統一中國,西漢高祖也依關中的地理優勢統一全國。 自古就有“百二秦關”的說法,即以關中的險要地形,用二萬兵就可以抵抗百萬大軍的進攻。 特別是從東面的中原地區進攻關中,基本上是仰攻的不利形勢,尤其是走潼關。因此,曹操要想擊破佔據關中險要、兵力強大、戰力強悍的馬韓集團,必須智取。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傳令,讓鎮守弘農的鐘繇討伐張魯,並派夏侯淵出河東會合鍾繇。此時,夏侯淵和徐晃剛剛平定太原商曜的叛亂,軍隊可以沿汾河出河東。討伐張魯,將有可能經過關中諸將馬超等人的防地。高柔為此提醒曹操:“大軍西出,韓遂、馬超等必會懷疑是襲擊自己,必定互相煽動。宜先平定三輔(關中),三輔(關中)平定了,漢中只要傳上檄文便可平定了。”曹操未予理睬。 關中各將果然產生懷疑,馬超、韓遂、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合稱“關中十將”)等十數部軍起兵反抗,推舉韓遂為都督,並集結了十萬羌、胡、漢人混雜的軍隊,屯於潼關,準備進攻,弘農、馮翊多個縣邑起兵響應,數萬家的關中百姓都從子午谷逃入漢中。史稱“韓遂、馬超之亂”。 後人多認為,曹操就是要逼反那些表面上遵奉朝廷,實際上是各行其政的關中諸將,為名正言順地剿滅他們製造藉口。可以說,從一開始,曹操就是有預謀的。 曹操派遣曹仁督各將領前往抵擋,敕令他:“關西軍精明強悍,只要堅守,不要和敵人對戰。”秋七月,曹操留曹丕守鄴城,親統大軍西征,許多人都認為:“關西兵強,擅用長矛,如不是精選的前鋒,則不可以抵擋了。”曹操卻認為:“戰爭的主動權在我,不是在敵人。敵人雖然擅用長矛,我便令他們不能刺,各位看著吧。” 八月,曹操大軍經函谷朔黃河西進,到達潼關。此時曹軍的糧草由洛陽經函谷供應。潼關雖險,卻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狹關,須以大軍方可屯守。正因為潼關有此種特點,曹操用大軍緊逼潼關,擺出非要從潼關進入關中不可的架勢,馬超等關中聯軍的注意力才能被牢牢地吸引在潼關的防守上。 關中各部不斷向潼關增兵,曹操聽說,不憂反喜。事後各將領不明,問他當初何以如此高興,曹操解釋說:“關中道路長遠,如果敵人各依著地勢防守,就算出兵攻打,沒有一、二年也不可平定。現今他們全部到來結集,人數雖多,但互相都不歸服,聯軍中無一個統領,一舉便可以消滅他們,比起他們各自防守,如今容易多了,所以我便感到高興。”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