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多爾袞自然不知道,他在商量的事情,被竊聽種子,第一時間反饋給了崇禎皇帝。
對此,崇禎皇帝並沒有馬上計較,而是他要到京師了,得先回宮之後再說。
隨著之前的主力先一步回京,有關這次海州之戰的細節,也已經傳遍了京師。甚至因為是口口相傳的原因,傳到後來,和原本的事實也有了出入,顯得更為誇張。但是,京師的百姓,卻都是相信,因為此時的崇禎皇帝,在他們的眼裡,那是真正的天子,真龍下凡,要不然,也不會這麼厲害,御駕出征以來,每一次的戰事都是奇蹟。
此時,聽到皇帝要到京師了,皇后完全忘記了皇上之前吩咐過,不要大驚小怪的囑咐,依舊帶著監國太子,領著文武百官,在全城百姓的跟隨下,一起出城迎接皇帝。
不用說,這個場面又是這一年最為熱鬧的一次。
這一次,崇禎皇帝倒沒有生氣,而是看著熱烈歡迎自己的無數人頭,他心中其實也是很感慨的。今年是崇禎十七年,要是在原本的歷史上,那就是生靈塗炭的一年。
崇禎皇帝本人上吊,家破人亡,無數百姓跟著家破人亡。南邊,大明宗藩爭著搶皇帝,大明計程車大夫們,繼續黨爭奪權,不管百姓死活;北邊,流賊和滿清爭奪天下,大明計程車大夫們紛紛投靠新主子,不管百姓死活;
整個中華大地,無處不死人,無時不死人,簡直就是人間地獄!
不過如今卻是不錯,自從崇禎十二年那場浩劫之後,就再也沒有大規模的兵災,當然,西北被柴時華勾結建虜入侵的那次,應該還是要算上。除此之外,基本就沒有因為兵災大規模死人了。雖然天災不斷,可自己注重防災救災,甚至寧可放任建虜不打,也要把糧食用來先救災為要。
除此之外,還把一個清流改變成了“酷吏”,從那些官紳豪強手中搶回糧食來防災救災,為此,又引發了常熟民變,又是欽定一個謀逆大案。為了這事,還一口氣摘了一百多地方主官的烏紗帽。
在如此決心之下,就算還是天災不斷,也沒有怎麼死人!就只看眼前京師的人潮,就能反應一二了。而這,也是首輔薛國觀正在頭疼的事情之一,回頭再召見他,給他解決的辦法。
崇禎皇帝正想著,忽然看到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一個個都是含淚在探頭探腦的。他便一下回過神來,這是在迎接親人的那些。
於是,他也沒有去和皇后匯合說話,而是驅馬先去了這個群體面前,面對跪迎他的這些百姓,崇禎皇帝卻是翻身下馬,大步過去,親自扶起最前面的一位老婦人,同時對其他人說道:“都平身吧!對於你們,朕受之有愧。不過不管怎麼樣,朕這次去遼東,總算是把人給救回來了。”
這些人,都是被建虜給鬧得家破人亡,親人不得團聚的。如果說他們心中對朝廷沒有一點意見,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一個樸素的思想,就是皇帝是好的,是朝中有奸臣。這一點,也是事實證明了的。
奸臣就是楊嗣昌等奸賊,和通虜賣國的晉商勾結;皇帝除掉了這些奸賊,然後打得建虜屁滾尿流。再加上崇禎皇帝隨後的一系列利民舉措,誰要敢說皇上壞話,他們這些人都是不答應的。
加上這一次,他們可是聽說了,皇上就只帶著五萬人馬,被三十多萬建虜圍攻,冒這麼大風險,只是為了救人回來。試問一下,天底下有這樣為百姓所急的好皇帝麼?自古以來就這麼一個!
此時,聽到皇帝這麼說,他們反而覺得有愧,就更是敬重皇帝,紛紛強行跪倒,叩謝天恩。
對此,崇禎皇帝就無奈了,只好下旨,讓隨身一側的錦衣衛指揮同知伍忠去把人領來,讓他們親人團聚,而他本人,則退到一邊,默默地看著這一切。
之前的時候,誰也沒想過,還有或者回到大明,見到親人的那一天;這邊也是,誰也沒想到,被建虜掠去遼東的親人,竟然還有再見的一天。
都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眼前這個,可是原本以為再也無法相見的親人相遇,這場面自然就不用說了。
有喜極而泣的,也有抱頭痛哭的,甚至都還有歡喜或者哭暈過去的。不過,不管是什麼樣的情況,他們在親人相認之後,便會衝著崇禎皇帝這邊,恭恭敬敬地跪倒,認認真真地磕上三個響頭:此恩此德,無以為報,只有回去立長生牌位,日夜祈福,保佑皇上萬歲!
看著這一幕,京師這麼多迎接的人,包括皇后等文武百官,都沒有露出不耐煩的神情。
人世間的情感,有的時候是有共鳴的,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