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叫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至於第一階段的戰事,大概是跑了一萬左右的建虜騎軍,只是擊潰了一萬多建虜步軍。這其中,殺死殺傷大概有四千人左右,投降的估計有五千多,還有剩下的,就被跑進山林追不上了。

當天,大明騎軍就出現在海州,就在海州地界縱橫馳騁,建虜卻只能縮在海州城,絕不出城半步。剩下的步軍,就在第二天趕到,在海州的東、南、西三面紮下大營,只留北面不圍。修築工事,準備攻打海州。

等到這個時候,盛京這邊已經得到海州這邊的急報,多爾袞頓時大急道:“豫親王絕對不是明國皇帝的對手。從急報上看,豫親王是正準備攻打耀州驛,明國皇帝領驃騎營突然出現,怕是想要撤退都難了!”

在此之前,多鐸的每日一報中,都透露著自信和喜悅,覺得很有把握,他能一舉殲滅耀州驛的萬餘明軍。可這眨眼間,形勢一下逆轉,變得連撤退都難,不得不說,這局勢的變化,讓建虜這邊實在是膽戰心驚了。

還留在盛京的豪格,卻不那麼著急。多鐸和多爾袞狼狽為奸,才能讓多爾袞坐穩攝政王之位,他憑什麼要著急?

因為,就讓多爾袞在著急,豪格卻一反常態,不發一言,老神在在,好像泥菩薩一般。

“如今秋收在即,可明國皇帝卻突然出現,其目的很明確,要攻打海州,搞不好會再攻打鞍山驛,進逼遼陽。”多爾袞一臉憂愁地說道,“之所以選擇這個時候進攻,那明國皇帝很可能打得主意,是想用我大清糧田中的糧食,成為明軍的後續補給。不行,絕對不能讓明國皇帝得逞的!”

還有一個理由,他沒有提,就是他絕對不能允許多鐸丟掉了手中的兵權,那樣就他變得勢單力孤了。

說到這裡,他便立刻盯向豪格,嚴肅地說道:“如今我大清,就只有你未曾敗在明國皇帝之手,海州之重要,不用本王說了,你即刻領本部人馬前去救援。本王會領豫親王聽從你的指揮,務必守住海州,如果不信,就退而守鞍山驛堡。一定要守到大清這邊把糧田都收了。之後明國皇帝不退,我軍堅壁清野,就能和明國皇帝決一死戰!”

豪格第一次被多爾袞給捧了,說句實話,他是有點意外,也是有點享受的。但是,他又不傻,當即說道:“要說救援海州,應該是遼陽最近啊!你之前不是讓遼陽那邊注意著海州的麼?這不正好,讓遼陽出兵不就好了!”

“遼陽當然是要出兵的。”多爾袞聽了,立刻回答道:“如今的戰事,絕不能有失。打贏明國皇帝,本王就不想了,剛才已經說過,至少要堅持到秋收結束,你和遼陽兩邊,全都一起出兵,至少在兵力上就能佔優,拖住明軍!”

“這加起來有六七萬大軍吧?”豪格聽到多爾袞如此重視,不由得有點意外,隨後雙手一攤道:“可那來那麼多糧草?”

多爾袞聽了,立刻一揮手說道:“把盛京儲備的糧草全都撥給你帶走,遼陽那邊,也都把糧草物資用了就是,只要海州那邊能堅持下去,那麼秋收之後,糧食就能立刻補充上來,不用擔心過冬的。”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又道:“而一旦入冬,明軍糧食轉運更為不變,膽敢不退,本王就攜大清剩餘軍隊,並秋收所得糧食,一併前往海州,和明國皇帝決一死戰。本王就怕,還沒到那個時候,明國皇帝就已經退兵了!”

展望了下未來,多爾袞又回到現實,再次強調道:“如今的情況,就是你們務必在海州穩住戰局,不求贏,只求穩,知道麼?如果不能做到這些,我大清危矣!”

他已經說得非常明白了,豪格知道,大清要是完蛋,那他也得完蛋,既然已經得到了盛京的儲備糧,他也滿足了,便答應了下來。

誰知他還在準備,還沒出發,第二天急遞發來的海州戰報就說,多鐸已經丟了步軍,騎軍逃回海州待援。這一下,多爾袞就更急了,立刻催著豪格當天就出發了。

隨後,多爾袞想了想,立刻發動所有的人力,開始搶收糧食,至少從鞍山驛堡到遼陽一帶的糧食,已經顧不得還沒熟,先搶收了再說。至於盛京附近及以北的其他糧田,特別是遼河平原那邊最大的糧田,他還是想再等等,成熟與否收割,產量是相差很大的。

忙完了這些部署,多爾袞心中還是沒底,感覺壓力非常大。

對於大清來說,局勢是越來越艱難了。不要看他對豪格說得好聽,其實,他心中卻是明白,以明國皇帝的精明,絕對不會把戰事拖到糧草耗盡的。這個時候,他突然領軍出現在遼東,肯定是有什麼把握才會這麼幹的。

可是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劍指燕雲

劍指燕雲

塵太虛
關於劍指燕雲: 若大道無情,修長生何用?蒙童不知命,奇案纏幼身,開智無雙親,如臨罪深淵,八苦不為動,一介凡夫身,仙緣奇遇修,萬千情仇絲,一笑迎春風,一拳蕩邪魔,一腳鎮八荒,一劍開天門!五穀豐收的谷,游來游去的魚……谷魚。
仙俠 連載 39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