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他們入宮商談。
這四個人湊在一起,要說有什麼共同點,那就是地位崇高,身份非比尋常!
道衍和葛誠是朱棣的老臣,資歷比柳淳還老,藍玉作為碩果僅存的淮西勳貴,武人的代表,更是跺一腳,軍中亂顫。
至於朱橚,那就不用說了。
他這些年專心醫術,全力消除陋習,培養醫生,延長壽命。目前大明的人均壽命雖然沒有準確統計,但是超過五十歲是沒問題的。
更為重要的是嬰兒的死亡率大大下降了,這就非常驚人了。
總而言之,朱橚不光是在宗室裡面,在整個大明,他的名氣甚至超過了朱棣和柳淳。
“五叔、梁國公,還有道衍大師,葛老大人……請你們四人過來,就是想商討一件事情。”朱高熾也沒廢話,這裡面最小都是他叔叔輩的,還玩手段,實在是有點丟人了,乾脆直接開門見山吧!
“有關老臣致仕的事情,我是想了很久的……畢竟政務繁雜,必須要有強健的身體,才能撐得住,我也不想看到一些老臣,鬚髮皆白,耳聾眼花,還留在位置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固然是人臣的本分,可天下大事,總不能寄希望在一群老人身上……”
朱高熾的開篇,很不好聽,似乎是在指著幾個老的,左右開弓。這裡面除了朱橚之外,其他可都不年輕了。
好在這幾位都是老油條,沒有立刻爆發,而是耐心聽著。
朱高熾話鋒一轉,笑道:“話又說回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國家典章制度,政令來龍去脈,還是老先生比較清楚,因此呢,又必須仰賴老人的智慧。我想老人也願意為子孫指點迷津,保駕護航……”
話又說回來了,這是什麼意思?
藍玉比較直接,輕咳道:“殿下打算如何,我是沒有話說!還請吩咐吧!”
其他三個人沒說話,但都盯著朱高熾。
面對這幾位,壓力還真是不小。
“梁國公,我曾查閱史書,發現在宋哲宗的時候,曾經以文彥博等人年老德高,特授予平章軍國重事之銜,以示恩寵,我準備效仿,故此請大家過來,就是詢問此事……”
提到了這件事,幾個老頭互相看了看,藍玉和朱橚是不明白,可葛誠跟道衍能不清楚嗎?
這個平章軍國重事的確是對老臣的恩遇,但更多是個榮譽銜,基本上沒有跟宰相坐而論道的權力。
不過話又說回來,聊勝於無,這位未來的天子,還不算太過薄情。
朱橚是個大夫,他不在乎這些,藍玉呢,他也算放得開,而道衍心思深沉,看不出喜怒,唯獨葛誠,老頭緊皺著壽眉,一副怒氣積蓄的模樣。
朱高熾略微沉吟,又笑道:“我有心設立此職位,可又覺得光是頭銜未必管用,我打算設立平章院,專供討論國政,評議得失,建言獻策。不知道有什麼建議?”
聽他這麼一說,最先瞪大眼睛的正是老賊禿道衍!
好手段!
真是有兩下子!
道衍對當下的局面,那是洞若觀火。
俗話說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朱棣和柳淳放手,接下來最大的問題就是君臣權力要如何劃分的問題。
以內閣為主的廷臣,以葛誠等人為首的元老,還有以解縉等人為首的東宮派,以及劉政、湯懷等人為代表的太師一系……這些力量錯綜複雜,誰都想C位出道,成為最靚的那個崽兒。
可問題是C位只有一個,頂流也就是那麼一位,如果不能控制好分寸,出道就可能變成出殯,頂流也會頂糊……所以說,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智慧。
除了下面人的智慧,未來的新君也必須有足夠的智慧。
畢竟朱高熾不是朱棣那種,是靠著武力打下龍椅的,他只能努力協調,確保平衡……不得不說,設定平章院,這一手十分高明。
首先,他把元老們安撫住了,從表面上看,權柄不但沒有降低,相反,還提高了不少,地位更加尊崇。
其次,內閣也沒有動,保持了政令穩定,不至於出現波折。同時呢,又能以元老的力量,制衡內閣,防止閣臣做大。
更妙的一招還在後面,那就是元老們離開之後,留下來的位置正好給那些少壯派。
尤其是柳淳的弟子們,他們已經在地方積累了太多的力量,如果再不提拔起來,就要提前腐爛了。
都察院,監督天下,手握重權,葛誠固然德高望重,卻不是朱高熾喜歡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