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雨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村裡的播種進度和耕種情況後就舉行了一場小型而簡單的會議。
與會人士就只有跟著楊縣令四處走的大人,滿寶他們三個小的不屑於參加如此枯燥的會議,所以楊縣令雖然邀請了,但他們還是以學業繁忙為由拒絕了。
楊縣令的到來對七里村還是有影響的,而且還不小,最直接的就是,他人剛走的第二天,里正就帶來了一批豆種和稻種發下來,各家各戶按照人頭分得。
不多,但據說是縣衙從別的地方調來的種子,品質還不錯。
因為三小孩兒是楊縣令的朋友,里正破天荒的也給了他們一份。
滿寶他們的豆子都種完了,所以三人商量了一下,平分了那點豆種,各回各家。
老周頭在看過那些豆種後,便選了一塊地種下,打算試試看產量。
之所以是一塊,是因為豆種並不多,一人兩斤左右,夠種多少地?
而發下來的稻種則暫時留著,等過一段時間他們還要再播一次稻種,等冬小麥收上來後,後播的稻種正好可以成秧苗。
種子是每家每戶都分到的,還有個別人家分到了一些農具。
比如耙子,鋤頭等。
也都是里正親自送來的,七里村共有三家得到了農具,很巧,正是最窮的三家。
這一種變化讓村民們津津樂道,每天晚上大家洗漱過後,明明累得不行,還是會在村口的榕樹底下說一下閒話,紛紛道:“這一位縣令雖然年輕,但人還不錯,瞧著比傅縣令還好些。”
“是啊,是啊,我們村都多少年沒收到縣衙給的種子農具了。”
“以前大人們都不愛來我們村,路又難走,地方也窮。”
“是啊,是啊,好些是白老爺來了以後才變好一些的,我的記得呀……”
滿寶坐在一群大人中間聽得津津有味,要不是老周頭把她拎回去,她還想繼續聽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