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乖慫小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一早,王運唉聲嘆氣的從床上爬起。

“這一天天的,怎麼就這麼多事呢。”

一番洗漱過後王運直接來到了倉庫這邊,昨日過來的時候這兒還什麼也沒有,現在卻已經有了一座簡易的工坊。

木頭弄成的幾堵牆,搭建的簡易棚子,而在這簡易工坊的外圍,正有人鏟地拉土,準備建新牆。

王運走了進去,然後直接開口問道:

“昨日的東西都製成了沒有?”

王運話音剛落,王老頭,也就是太原王氏的為首工匠,也是現在這些人的為首工匠立馬回應:

“回郎君,我等連夜趕造,犁和連弩已經制成,強弩還需一些時間,大概兩刻鐘左右。”

這人的名字就叫做王老頭,其實也不能這麼說,他是有自己的名字的,但是人們一直叫他王老頭,然後他的名字就變成了王老頭。

估計就連他自己,都記不得原本的名字了。

“行,拿過來看看吧。”

沒一會兩個人抬了一款大木頭短柄曲轅犁走了過來,王老頭左手拿著連弩,右手提著一個小鐵犁走了過來。

王運先是蹲下看起了大木頭短柄曲轅犁,這玩意除了犁頭是鐵,其他的地方都是木頭的。

這玩意跟他想象中的一模一樣,這些工匠的手藝非常的好。

其實曲轅犁這玩意在唐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但是唐初很長啊,反正王運是沒見過這玩意。

而且唐初出現的曲轅犁是長柄的,也是漸漸的發展,然後在江東南方等地衍生改進出了短柄的。

短柄曲轅犁沿用了一千多年,一直到後世現代新世紀之前,都是大規模採用的。

而這玩意能夠一直用,就說明了它是一個很優秀的產品。

其實呢各地與各地的那都是有所不同的,但是沒關係,慢慢發展下去自己就會有所變動。

這玩意直接能夠大規模鋪展開了。

王運滿意的點點頭,看著很不錯,現在就看看待會的試驗能夠有個什麼效果了。

王運轉頭看向小鐵犁,這玩意是王運純粹順手弄出來的,非常的輕便,一個普通人都能夠提著到處走。

它的效果嘛,絕對要比所有犁還要好。

但是這東西大規模鋪展目前還不太可能,原因自然是缺鐵。

不過王運心裡預估,再過個十來二十年應該就能家家戶戶用上。

而王運的這個判斷並不是沒有依據的,現在因為他鋼鐵產量即將大增,但再怎麼大增,其實還是不夠用。

不過這時候人少啊,就算他五百萬戶,一戶一柄,也只是五百萬柄而已。

這東西又不是一次性用品,起碼能用個幾年,而且壞了以後朝廷還能收回回爐重造嘛。

民以食為天,種地那是頭等大事,鐵這東西除了用在兵事上,第一選擇那就是民生。

就算是兵事上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稍微短缺一些,民事也得優先供應。

別給我扯其他的,第一要務那就是先吃飽飯。

王運笑容滿面的點點頭,然後指著東西說道:

“做的真不錯,誰做的賞個百貫。”

王老頭笑意盈盈的行禮:

“謝郎君賞賜。”

王運看著他手裡的連弩皺了皺眉頭,接過之後看了看沒放弩箭試用了一下直接遞了回去:

“重做吧,用料太厚重了,將士們攜帶不便。

還有這個拉桿,從最前面直接拉到了最後面,太過於麻煩了,上弦時間長,這樣一來,連弩的作用就大大的削弱了。

可以考慮把這個上弦的距離縮短,不要加什麼其他的部件達到這個效果。

可以考慮把弩身的長度縮短一下,這樣一來上弦的距離就會縮短。”

這玩意王運只給了一個樣式圖,並沒有詳細的尺寸,所以需要他們一點一點的實驗。

而且連弩這玩意對他們來說算是一個新樣式的東西,這樣就不像神臂弩,可以有東西用來參考。

所以他們就弄出了這麼一個四不像的東西。

“回郎君,可是縮短了弩身,那弓身的彎曲力度就不夠,這樣一來射出來的弩箭就無力啊!”

王運看著王老頭,直接說道:

“那就換材料啊,難道就非得用桑木弓身?

可以換成新鋼,桑木弓身這東西製作不易,相比於鐵還容易的磨損。

雖然用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八一物流譽滿全球

八一物流譽滿全球

流光飛舞
關於八一物流譽滿全球: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八路軍,他們屌絲又窮逼,他們飯都吃不起。善良的娘希匹開動腦筋給他們送金幣,...
仙俠 連載 260萬字
樓高不見章臺路

樓高不見章臺路

字如卿
關於樓高不見章臺路:和其他穿越女不同,沈莙沒有半點作為穿越女該有的優越感。歷史學得不錯,沒成想是架空。家世不算太差,可惜卻是庶出。有個頗受寵愛的生母,偏偏去的早。爹不疼娘不愛的卻也平穩地及笄了。參選秀女,被撂了牌子。低不成高不就地加入了內庭怨婦女官一族。於是得過且過,不思進取,小日子過得也還算滋潤。原以為好容易看懂了遊戲規則終於熬出頭了,卻在此時開罪了一個喜怒無常的擅權宦官。從此小心翼翼磕磕絆絆
仙俠 連載 87萬字
北宋生化危機

北宋生化危機

俗墨
關於北宋生化危機:閉上眼,一個餓殍千里,行屍遍地的地獄便過去了;睜開眼,一個風雅清麗,雍容鼎盛的北宋已經撲面而來。從生化末日穿越到北宋,成為了後周皇族遺脈,本以為逃離了那個噩夢般的末世,誰知生化危機依舊如影隨形,跟隨他來到了北宋,在重文輕武,卻又豪客如雲的大宋,一場驚心動魄的生化末日席捲全國。那一年,大遼已經日薄西山,苟延殘喘;大金如同紅日初升,其道大光;宋江悍然揭竿而起,橫行千里;方臘割佔東南
仙俠 連載 12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