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青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然顧錚一番分析,將地動的原因歸結於自然規律,而不是“上天示警”、“不祥之兆”,如此皇帝不必下罪己詔,重臣也不必引咎辭職,乃是皆大歡喜之事,但這個提議,仍舊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不可!”劉牧川幾乎是立刻反應過來,高聲反對,“百姓最是愚昧,若是知曉此事,只怕會引起恐慌,屆時京城大亂,又當如何?年輕人慮事不周,倒也罷了,若只想著譁眾取寵,只怕會適得其反!”
反對的話也就罷了,後面指責顧錚的話,卻是句句誅心。
顧錚是年輕不錯,但是已經走到如今這個位置,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整個大楚,自然不可能向尋常人那樣冒失。他給顧錚扣上這麼一頂帽子,若是讓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聽了進去,只怕顧錚的政治生涯,就要止步於此。
誰都不傻,薛知道隱有退意,此時將顧錚拎出來是為什麼,劉牧川心裡清楚得很。
原本政事堂中,他的地位僅次於薛知道,按理說對方走了,就該是他來做這個第一人。可惜大楚的政事堂中,從來不是論資排輩。只要得聖眷,就算只是參政知事,也一樣能架空排在前面的人。
而如今看來,薛知道沒有舉薦他的意思,太皇太后也擺明了想提拔顧錚。
劉牧川的年紀幾乎是顧錚的兩倍,眼睜睜的看著小子後來居上,要騎到自己頭上去了,心態如何能不失衡?
但他這一番私心,也同樣是人人都看在眼中。即便還有人不認同顧錚,見他跳出來,反倒都不說話了。他們只是覺得公佈這個訊息不妥,並不想將顧錚往死裡得罪,要是順著劉牧川的話說,一不小心就會被打成他那一派,太危險。
結果就是劉牧川的話說完之後,卻並沒有別人接上,陷入了一陣尷尬的沉默。
一旦洩了這第一口氣,緩過神來,眾人的思量和顧慮太多,不論贊同還是反對,都不會輕易開口。
總要看看形勢再說。
薛知道見狀,便含笑道,“劉大人不必急著否定,且先聽聽顧大人的道理,再做決定不遲。”
劉牧川聞言不由咬牙,人人都沒說話,就他一個急衝衝的開口,即便是為了大楚、為了朝堂考慮,也顯得他太過急躁,失了穩重,倒是與他自己指責顧錚的話不謀而合。
偏偏話已出口,連反駁都不能。
這才是真正殺人不用刀子,輕飄飄一句話把他將在這裡,真不愧是“不倒翁”薛知道!
做官的人,宦海沉浮,多少有些起落,尤其這二十年間,換了三位帝王,局勢就更復雜難辨了,即使是最老道的朝臣,也免不了會被波及。
薛知道卻是個例外,歷事三朝,地位一直十分煊赫,因而得了這麼一個綽號。
劉牧川原以為他惡了太皇太后,該會低調些,卻不想行事還是那般恣意,根本沒有半分顧忌。
他卻不知,薛知道主動求去,又舉薦了太皇太后認可的顧錚,如今三人之間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平衡,正處在關係最是融洽的時期,彼此也都有默契:他薛知道會再在朝堂上留個一年半載,然後風光致仕。
如此名也有了,利也有了,朝政交託給可靠的人了,薛知道還有什麼可顧忌的?
劉牧川那一點不滿並沒有表現出來,因為薛知道開口之後,太皇太后也頷首贊同,對顧錚道,“你且說來。”
顧錚沉聲道,“朝廷的職責就是教化天下百姓,凡民固然愚昧,卻可以指點引導。”他先三言兩語反駁了劉牧川的人身攻擊,這才繼續陳述自己的看法,“太-祖皇帝託夢示警,可見此次地動十分嚴重。這麼大的災難,損失難以避免,不過是多或少的問題。”
“與其等地動之後人心惶惶,倒不如提前告知。百姓們或許會慌亂一陣,幸而有足夠多的時間安排,在地動發生之前做好安排,將損失減少到最小。地動來時,提前有所準備,也可及時走避,免傷性命。更何況……”
他抬頭看了張太后一眼,“太后娘娘身懷龍子而得先祖託夢,正是天命帝王的吉兆。訊息傳出去,於朝廷有益無害,也可叫那些因為幼主臨朝而心懷忐忑之人安心。”
雖然前面說的那些才是他的目的,但是很顯然,這最後一條,更能夠說動太皇太后。
當初獻帝駕崩,太皇太后被薛知道說動,願意迎立中山王,為的就是“國賴長君”四個字。後來因為賀卿一番話改了主意,心下卻也不是沒有疑慮,只是這樣做對她自己最有好處,也就只能硬著頭皮如此。如今藉著這件事為皇室正名,安天下之心,正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