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青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文獨家發表晉-江, 保護原創,支援正版,從我做起。
他年他若是能成為宰執,主持政事堂事務,說不得這本來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愛好, 還會成為顯學。
但顧錚雖然在賀卿面前表現得好似很迂腐,卻從不是不知變通的老古板。恰恰相反,他最擅長的就是借勢而起。
所以當初薛知道想推他上位, 他欣然接受。後來看出賀卿和張太后要借用地震的事做筏子,他也同樣用心準備, 藉機讓所有人都看到並認可了他的才華。如今,他也很想知道,這些新東西能夠給朝堂、給大楚,乃至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歷史本來就不是一成不變,而是一直在加入新的東西。
隋唐以前, 世間連科舉制度都沒有,門閥以九品中正制掌控晉升通道, 想要獲得向上的資格, 更多的是要求自身素質:美姿容、好風儀排在第一位, 而後才是清談玄理、賦詩作文。
唐時科舉推崇詩賦,若是貼經一科考得不好,還可以當場作詩賦代替, 只要能得到主考官的認同即可。因此舉子總要在開考之前以詩賦揚名, 名望越高, 則名次越高,也更容易取中。
到了宋時,王安石將新學帶入朝中,罷詩賦不考,只推崇經義,又是一變。
所以,他顧錚為朝堂帶來新的變化,又有何不可?
念頭一轉,見賀卿正看著自己,顧錚便頷首道,“這是自然。臣以為,此乃一門與此前各種學說截然不同的新學,其中有大道萬千,鑽研透徹,便可通曉至理,必然能使無數學者趨之若鶩。”
人生在世,不過“功名利祿”四字而已,顧錚也不例外。開一派新學,是何等緊要的大事?
賀卿點頭贊同,“的確如此。”
將科學當成終身信仰,為科學事業奉獻終身的人不計其數,甚至還有很多,在開拓科學的道路上,用自己的生命與鮮血作為獻祭,才趟出了一條鮮血淋漓的科學之路。
不過,在中國,這條路應該會更好走一些。因為相較於神學,皇權變通的可能性更大。只要能夠成為統治天下的工具,便會被欣然接納,納入現有的體系之中。
若顧錚能夠由上而下地推行這種變革,阻力也會相對變得更小。
顧錚見她一臉理所當然,好似並不因此而驚訝,心下不免生出一點怪異的情緒。正要出言試探,便聽得身後一陣吵嚷。
兩人轉回頭去,便見兩個內侍在前,兩個侍衛在後,扶著一個驛卒裝扮之人,匆匆朝這裡趕來。他們顯然非常著急,但宮中不許奔跑,只能加快腳步,被扶在中間的驛卒形容狼狽憔悴、根本無力跟上另外兩人的腳步,幾乎是拖著走的。
賀卿心頭一跳,立刻迎了上去,“怎麼回事?”
“瑞州民變!”那驛卒彷彿驚醒一般,立刻揚聲喊道。
賀卿和顧錚同時面色鉅變,下意識地對視了一眼,都有種山雨欲來之感。地動之後的這段時日一直很太平,但整個楚朝疆域如此之大,總免不了生出一些事端。
但像民變這樣的事,實在是少數中的少數,必定會令天下震動的。
賀卿略好些,因為這樣的大事,小說裡是不會錯過的,只是具體的日子賀卿記不得了。上回地震的時間之所以記得這麼清楚,是因為那一句就是那篇小說的開端,而且穿越女才看了沒多久。
但畢竟心有準備,所以在最初的焦灼之後,她很快就平靜下來,看著驛卒奄奄一息的模樣道,“他這個樣子,難免在娘娘面前失儀。何況娘娘心急,必然要詳細詢問瑞州的情形,他也沒精神對答。你們先帶他下去整理一番,休憩片刻,吃點東西再來。”
安排完之後,又轉向顧錚,“就請顧大人與我一同入內,稟奏此事吧。”
顧錚沒有反對。這麼大的事,太皇太后肯定會召集重臣議事,其中也肯定會有他,提前一步倒也沒什麼大礙。
但……他又轉頭看了賀卿一眼,見她安排得有條不紊,半點沒有避嫌的意思,心下自然也有一番思量。
上一回地震的事,姑且算是他誤解了賀卿,但賀卿對朝堂諸事有野心,想插手,卻也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從這兩次的事情上看,她也的確具備這樣的能力。
所以這一次,顧錚沒有貿然開口試探,而是打算靜觀其變。
內侍和侍衛們帶著驛卒轉去了旁邊的偏殿。因為皇帝召見朝臣議事的時間難以確定,有時大臣們會在這裡用飯小憩,所以這偏殿裡的東西十分齊全,他可以在這裡略作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