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準備好、放在嫁妝裡頭的幾個大箱籠搬進了徐家為新婚夫婦準備的新房裡,二人開啟箱籠把被褥幔帳等物取了出來,一一鋪好、掛好,隨後再把妙兒的一些陪嫁物件兒拿出來鋪設屋子,為了給妙兒長臉,蘇二孃特特將一些較為貴重的擺設,擺在那最最顯眼的地方。
蘇二孃和巧娘鋪設完新房後,丁氏則按照規矩回了幾封紅包給她們二人。
鋪房後的第二天便是迎娶的吉日了,也是妙兒在家睡的最後一晚。按照北宋習俗,這最後一個晚上妙兒本是應該和母親一起睡的,由母親教導嫁為人婦後必須懂的一些道理,和如何服侍公婆、做好媳婦兒的本分。
可惜尤氏早就不在了,因此蘇二孃這個長嫂便代替了尤氏和妙兒擠在一個被窩裡的,陪著她度過作為姑娘家的最後一個夜晚……
這蘇二孃本就是個爽直口快、膽子極大之人,因此妙兒一和她一塊兒鑽到被窩裡,她就咬著妙兒的耳朵、大大方方的向妙兒傳授閨房之術和御夫之道,並且還講得十分仔細、一點都沒感到難為情和害羞……
蘇二孃先是把她的親身經驗都教給了妙兒,教完才窸窸窣窣的從枕頭底下翻出幾本春*宮畫冊,一邊塞給妙兒、一邊囑咐道:“這幾本書你拿了後私底下找機會偷偷的研習,別到時候一和夫君做那檔子事、就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懂!”
蘇二孃的話立馬讓妙兒感到滿頭黑線,一時間不曉得該不該答應,不過這蘇二孃大抵是知道妙兒這個未經人事的小姑娘害羞,因此她也不在意妙兒有沒有答話,而是接著反覆叮囑妙兒在新婚之夜一定要好好的表現,爭取一舉把徐東臨的身和心都牢牢的拴在自個兒身上!
於是經過這一夜後,妙兒對蘇二孃的膽大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並且拜蘇二孃所賜,妙兒出嫁前這一夜,竟接二連三的做了好幾個奇奇怪怪、帶了某種顏色的夢,為即將到來的新婚之夜做了鋪墊……
第二天天還沒亮透,妙兒就被蘇二孃從被窩裡拉了起來,妙兒才剛剛手腳利索的洗漱完畢,專程來給妙兒梳頭的梳頭娘子也正好到了。那梳頭娘子是蘇二孃花了大價錢請來的,只見她一進屋就手腳麻利的拾掇起妙兒來,先是取了把木梳子把妙兒的一頭青絲梳順,嘴裡也按照規矩說著一些吉利話兒……
待把規矩做足了,梳頭娘子才往木梳上抹頭油、替妙兒梳了個婦人髮式,隨後便取出胭脂水粉來替妙兒描眉、點唇,不一會兒就把妙兒收拾得漂漂亮亮的,只差往妙兒頭上插些金釵、珠花,便可以蓋上那紅蓋頭了。
且先不說妙兒這頭如何,卻說徐家那頭徐東臨也是起了個大早,鄭重其事的祭拜完祖先後,徐東臨便帶著一迎親隊伍、抬著大紅的花簷,浩浩蕩蕩的前往張家迎新娘子過門。一路上又是敲鑼奏樂、又是點放炮仗好不熱鬧,才走了幾步就引了許多人出來看熱鬧。
徐東臨和抬新娘子的花簷一到張家接人,見了張家請來做攔的女眷後趕忙分了些綵緞與她們,那些女眷收了綵緞後笑嘻嘻的讓路,隨後又收了不少利市錢、才準徐東臨帶來的吹鼓手作樂催妝。
這外頭一響起催妝的樂聲,早就打扮妥當的妙兒馬上就被蓋上了紅帕子,隨後妙兒再在屋裡坐了一小會兒,擺足了新娘子的架子後,才由蘇二孃攙扶著出門,一出了門就改而由媒婆接手、小心翼翼的引著上了花簷。
………………………………………………………………………………………………………………………………………………………………………………
終於成親了,撒花~
話說,洞房花燭夜要寫咩?要上肉咩?還是一筆帶過好了……
第五十六章 歡喜成親(二)
可妙兒上了花簷後,那幾個抬花簷的人卻還是一動不動、不肯抬轎起步,只笑嘻嘻的立在原地衝徐東臨這個新郎官擠眉弄眼、做十分明顯的暗示,甚至還有大膽的轎伕直言這利市錢給的太少了,讓他們沒力氣抬花簷、送新娘……
這轎伕嚷嚷著要錢倒不是故意刁難新人,而是按照北宋的規矩習俗行事,這在北宋叫做“起擔子”,意思就是給足了喜錢轎伕才肯抬轎起步,也只有給足了喜錢這轎子才算是抬得吉利。
因此一見轎伕嚷嚷著討要利是錢,蘇二孃馬上命丫鬟把那貼了“囍”字紅剪紙的小籮筐搬了過來,抓了裡頭的銅板兒便往花簷撒去,幾個轎伕見狀立馬身手敏捷的接起了喜錢來。徐東臨見狀立時心領神會,並馬上大方的跟著再給了遍利市錢,幾個轎伕得足喜錢了,才喜笑顏開的把花簷給抬了起來、慢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