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思輾轉過後,妙兒越想越覺得這個法子可行,於是她馬上拉著巧娘採購了不少物事,除了置辦了一口大鐵鍋、幾雙長筷子,以及油、麵粉、鹼和雞蛋之外,妙兒記起租的那間屋子並沒有做飯的灶臺和爐子,於是索性再請了個泥瓦匠到家裡,幫著在門口的一小塊空地上砌了個簡單的灶臺和爐子,畢竟妙兒他們若是要在汴京城長住下來,少不得得自個兒開火燒飯、和燒些熱湯熱水什麼的。
這灶臺和爐子一時半會兒也沒那麼快砌好,妙兒暫時還不能開始嘗試著炸油條,於是她和巧娘便趁著那泥瓦匠砌灶臺、爐子的功夫又上了一趟街,把諸如柴米油鹽醬醋茶、鍋碗瓢盆等日常做飯需要用到的物事都一一給備齊了,還把家裡還缺的雜七雜八的物事也一併再補買齊了。
妙兒和巧娘提著大包小包回到家裡時,那泥瓦匠正好把爐子給砌好了,妙兒數出工錢把他打發走後,馬上便拉著巧娘一道、挽起袖子準備開幹,爭取天黑前炸出一鍋金燦燦、香脆脆的油條來!
因這是妙兒穿越後頭一回炸油條,因此妙兒選擇了最簡單、最尋常、不加任何作料的法子來炸,這個法子只需要大約一斤的精細麵粉、大約六兩的鹼,以及一大碗溫水、一鍋油和少許鹽即可。
把該事先準備好的物事都準備好後,妙兒便把鹼和鹽憑著以前的記憶、按一定的比例兌好,碾碎放入一個大盆內,加入溫水攪拌至溶化成乳狀液,並生成大量的泡沫。妙兒等那盆水融合後微微有響聲了,再加入麵粉攪拌成雪花狀。
隨後妙兒不斷的揣搗,使其成為光滑柔軟有筋力的麵糰,然後再用過了熱水的溫布蓋好,悶個兩刻鐘後再揣搗一次,後再疊面。如此重複三至四次,使麵糰產生氣體、形成孔洞,最終達到柔順綿軟的狀態。
而妙兒在認真揉麵的同時,給她打下手的巧娘已把新買的砧板洗乾淨,用熱水燙洗過後,按照妙兒的囑咐在上面抹了一層油。妙兒一見巧娘抹好了油,便取麵糰的五分之一放在案板上,拖拉成長條,用小麵杖擀成大約一厘米厚、十厘米寬的長條,再用刀剁成一到二厘米寬的長條。
妙兒在切這些小長條的時候,巧娘已經把一鍋熱油給燒得有八成熱,正“咕咕咕”緩慢冒著水泡兒。妙兒說過不能把油燒到全開,於是巧娘很快就一臉緊張的提醒妙兒道:“妙兒,這油已經快燒開了,你動作得麻利一些了!”
“彆著急,這些長麵條馬上就能下鍋炸了!”
第九章 新鮮出爐
說話間妙兒已經把長條逐一切好,隨後取了兩條摞在一起,用一片短竹籤從中間壓實、壓緊,然後雙手輕捏住兩頭,旋轉後拉成三十厘米左右的長條,並迅速的放入八成熱的油鍋中!
早在一旁候著的巧娘見狀,馬上拿了事先備下的長筷子,按照妙兒先前教的法子、飛快的翻動著下鍋的麵條,使麵條迅速的鼓了起來,並慢慢的發起、變豐滿膨脹……
這樣的情形讓巧娘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好奇的追問道:“妙兒,這麵糰怎會一下油鍋就脹得這般大?”
原來當油條進入油鍋,攪拌在麵糰裡的鹽和鹼受熱產生氣體,會讓油條迅速膨脹。但是由於油溫度很高,油條表面立刻硬化、影響了油條繼續膨脹,於是油條採用了每兩條上下疊好,用竹筷在中間壓一下的方案。這樣兩條面塊之間的水蒸汽和發泡氣體會不斷的溢位來,熱油不能接觸到兩條面塊的結合部,使結合部的面塊處於柔軟的糊精狀態、可不斷膨脹,油條也就會愈來愈蓬鬆了。
這些原理妙兒就是說了巧娘也不懂,於是妙兒只避重就輕的答了句:“因為麵糰裡下了鹽和鹼唄!書上是這樣寫的,我不過是照搬罷了,其實我懂的也不多!”
巧娘聞言一會兒看看在鍋裡翻滾的油條,一會兒看看還在忙碌的妙兒,最終一臉崇拜的感嘆了句:“見了妙兒你這些年來折騰出來的各種新奇物事後,我十分後悔這些年我沒多讀些閒書、雜書,不然眼下我指不定也能從書上搬個奇思妙想下來!”
妙兒聽了這話頓覺心虛,因此她只笑不語、並且馬上就出言把話題岔開:“好了,你別光顧著感嘆了,看著差不多就得把這些油條給撈起來吧,別讓它們炸焦炸糊了!”
巧娘得了妙兒的提醒,馬上手忙腳亂的撈那些炸得差不多的油條,那些油條一出鍋便香氣四溢,每根都呈油燦燦的金黃色,香香脆脆的的,讓巧娘下意識的嚥了咽口水,問道:“妙兒,我能先嚐一根不?這既不像炸麵糰又不像炸果子的玩意兒,還真是香得叫人嘴饞得緊啊!不就是放了兩根麵條下去嗎?怎麼就能炸出如此香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