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鄭氏臉色一變,李氏趕緊出來打個圓場:“看盼兒這言談舉止,真是挑不出半點毛病來。不知道上回去廟裡求籤,結果如何?”
說起阮盼,阮夫人就高興起來:“倒不是什麼好籤,廟裡和尚說一生平順是有的。想我這做孃的,也不盼著兒女真就怎樣出人頭地,能一生平順就足夠了。”
“一生平順那才真是大福氣。”李氏這話說得倒是真心真意,阮夫人也不由得點頭:“是啊,也是得了這籤,老太君才定下來今年參選的。”
鄭氏目光微微閃動,放下了方才與阮夫人的爭執:“這麼說,今年選秀的事是一定的了?怎麼我們在山東聽著,今年廣東那邊要獻俘,還有秋闈,這選秀哪裡還來得及呢?”
阮夫人有幾分訊息靈通的得意:“要不說今年是小選呢?總在五六月間吧,趕在秋闈前頭就好。說到廣東獻俘,其實總共也就是二十幾個海盜頭目,都是罪證確焀的,大約皇上見過了就直接秋後處斬,也費不了多少功夫的。說起來仗也是去年臘月裡打的,就是皇上那邊兒的封賞旨意,大約也都擬好了,到時候走個過場就是。”
說到這裡,她忽然想起吳知霞:“怎麼聽二嫂的意思,難道也要送丫頭們去選秀?”
鄭氏笑了一笑:“若是皇上下了旨,咱們哪能不遵呢?就是走過場也要去一趟的。”
阮夫人想起方才看見吳知霞眉目秀麗進退有度,頓生危機之感:“也是。說起來今年三位皇子都該到選妃的年紀了,正妃得不著,能得個側妃庶妃也好。我看霞兒那年紀,倒是跟三皇子正相當呢。”
三皇子是鄭貴妃所出,說起來到了五月才滿十五歲,在平常人家多半還沒開始說親事。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大皇子今年已經二十歲了,皇家成親早,大皇子早兩三年前就該選妃了,可是不知怎麼的一拖就拖到如今。如今各家官員的女兒差不多都長起來了,三皇子如果不跟著這一撥選妃,至少三四年之內再沒這麼大挑的機會了。
三年前皇后不給大皇子選妃,多半是因為沒有看好的人家。如今鄭貴妃非要擠進來給三皇子也選妃,就是不肯錯過這一輪機會。皇家之事,往往就是在聽起來很平常的一件事裡,也摻雜著不知多少勾心鬥角。本來選秀的年齡是在十三
歲至十六歲之間,可是十三歲年紀畢竟是太小了,不少人家如果女兒十三歲遇上選秀,多半是要想點辦法不讓女兒去的,因為去了也是吃虧。可是就因為今年有個才十五歲的三皇子,所以這些家中女兒剛滿十三歲的官員,比往年都要積極一些。
阮夫人其實真是衝著三皇子去的。大皇子雖然記在皇后名下,但生母身份實在太低。二皇子呢,又不怎麼出眾不太得皇上歡心。只有三皇子,皇上都誇讀書聰明的,又有個顯赫的舅家,將來議儲的時候……唯一的問題是,阮盼比三皇子略大了半年。阮夫人對自己的女兒自然是極有信心,但若是競爭者太多,那也是個麻煩。
鄭氏倒是坦然一笑:“咱們是去待選的,皇上無論指給哪位皇子都是福氣,難道還輪到咱們去挑三揀四不成?”
阮夫人想起鄭氏有兩個女兒,不覺又添一絲煩惱:“也是。說起來霞兒和雪兒都是好的,看著也都像是有福氣的。”
鄭氏搖手笑道:“雪兒的規矩差得遠了,且年紀還小,哪裡有那個福氣呢。”言下之意,對吳知霞卻有些志在必得的意思。
顏氏看不慣這個庶子媳婦得意,有幾分不悅地道:“福氣不福氣,那也是皇上賞的。如今還未下明詔呢,豈容得你們在這裡議論?老大媳婦,難得今兒人多,天氣也好,想來春山閣那幾叢牡丹也該開了,不如收拾出酒席來去賞花吃酒,豈不勝過在這裡虛耗茶水?”
李氏連忙笑道:“老太太說的是,媳婦這就去收拾。”又問要吃什麼酒,又叫姨娘們也去湊個趣,說說笑笑,總算是把阮夫人和鄭氏的事給掩了過去,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奔春山閣去了。
☆、28 鬥霸王舊仇新恨
阮夫人這邊的勾心鬥角;綺年那邊是不知道的;因為她有她的煩惱。
雖然是阮盼提議出來走走的;但在吳府;她是客,吳家的姑娘們才是主人,所以出了康園;吳知霞就笑說:“多年未見表姐了;還有這位表妹,也是生分得很,不如到寧園去坐坐,也好親近親近?我那裡有山東的嶗蕊春茶;雖然比不得龍井銀針;也別有一番風味,表姐去嚐嚐?”
阮盼並無異議,於是一群姑娘們就去了寧園。
綺年還是第一次進寧園,這裡的格局又與怡園不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