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3/4頁)
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傅老爺替爹孃報仇來了’。”
眾手下答應了,便蒙了臉,手裡拿著火把、大刀,先放火,後挨家砍殺起來。
☆、75東施效顰
一場大火將原本世外桃源一般寧靜的秀水村燒燬,村子裡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再沒有活人出沒。
洪成回京跟太子覆命後;就躲了起來,不再拋頭露面;太子也不敢再有什麼動作,眼巴巴地等著看逃出秀水村的村民有沒有那個膽量進京報仇。
有道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太子自從加強海防一事後;與凌郡王漸行漸遠;眼睜睜地看著凌郡王處處緊隨著皇帝的吩咐辦事,而自己這太子就像是被皇帝遺忘了一般無所事事。太子竟然慢慢地看出了自己與凌郡王的不同;皇帝能夠胡鬧一般地罰凌郡王出去笑一個時辰;也能賭氣當著朝臣的面求全責備地痛罵凌郡王;凌郡王能聽皇帝的話嘻嘻哈哈地去抓知了龜;也能一本正經地領命去江南清查鹽政。而文武百官也習慣了皇帝一邊罵著凌郡王,一邊倚重他。
太子甚至想過,要換做凌郡王被皇帝討要私藏的東西,他敢不敢立時拿出來;若不拿出來,皇帝對他不理不睬的,他該怎樣再跟皇帝“重歸於好”?
這問題研究了許久,太子終於明白凌郡王跟皇帝的關係始終不太親暱又不甚疏遠的關鍵所在,那便是凌郡王能夠精切地掐算出何時該給皇帝行君臣之禮、何時該行父子之禮。
於是,原本被凌郡王緊跟著的太子,竟然在處置跟皇帝的關係上,亦步亦趨地跟著凌郡王了。
聽聞傅驚鴻又要來宮裡講課,太子在下朝後瞅見凌郡王急匆匆地要去上書房,就也跟著去,只見繞過一條巷子,恰有皇帝與太傅、太師、太保三公慢慢邊走邊說,於是他有意放慢腳步不驚動前面的凌郡王,眼睜睜地看著凌郡王手上託著官袍前襟,側著身子衝皇帝略一彎腿,對三公尷尬地一笑,就擺出急等著去上書房模樣。
皇帝先怒其不爭地罵:“混賬東西!兒子都那般大了,還這樣慌慌張張!”然後又無奈又驕傲地跟三公說:“老五就愛去上書房,其他幾個封了王,就沒在上書房露過面。”
三公忙說:“學海無涯,凌郡王是隨了皇上,都是勤奮的人。”
“既然要去,還不快去!幸虧三公在,不然定要罰你!”皇帝嗔道,擺擺手,就像是不耐煩看見凌郡王留下給他丟人一般。
凌郡王隨皇帝如何罵,臉上端著笑,等皇帝放人,就託著袍子急匆匆向上書房跑去。
“是不是老臣看錯了?凌郡王的個頭又見長了。”太傅說。
太保道:“不像是長個了,倒像是清瘦了。”
太子在後面聽到這些親切的長輩絮叨小輩的話,不覺猜到下面定是三公稱讚凌郡王為皇帝分憂以至於清瘦了,唯恐暗地裡跟得久了惹得皇帝疑心,忙上前去,學著凌郡王草草行了個禮,就說:“父皇,聽說傅驚鴻今日又進宮了?兒臣也想去聽一聽。上會子他說了秦淮河,兒臣先聽了覺得他大膽,只當他說的是些見不得人的事,後來又聽他細細說了秦淮河上什麼名妓有銀子沒自由身等等,很有感觸,今日想去當面聽一聽。”久久等不到皇帝回話,只見三公睜大眼睛看他。
皇帝捋著鬍子,微微垂著眼皮,三公也是驚疑不定地看他。
“……去吧。”皇帝說。
太子一顆心一沉,有些摸不著頭腦,先忍著狐疑去了上書房,從上書房出來,就聽說皇后叫他過去。
皇后見太子來,便一臉不解又不滿地問:“太子今日在三公面前失禮了?”
太子忙道:“母后這話從何說起?”
皇后道:“皇上叫太監來說給我聽,三公面前,你衝著皇上一撩袍子就要走。只怕,明日三公要彈劾你行止不謹慎、對皇上不恭敬、態度狂妄。”
“母后這話從何說起?”太子心裡不甘起來,將凌郡王比他更敷衍的態度細細說了一說,莫名地覺得皇帝以及三公在對他吹毛求疵。
皇后聽太子說了,失笑道:“殿下糊塗,怎跟凌郡王比?你是儲君,他是郡王,這怎能一樣?不說這個,年紀也差一截,且凌郡王裝乖賣巧慣了的,三公都是看著皇上的臉色說話,皇上待凌郡王親近,他們便也不以臣子身份自居,改用了世交家長輩絮叨晚輩的口吻說話。”看太子新近舉止有些不大從容,就像是亂了分寸,又細細叮囑:“皇上叫你做什麼,你只管做去,何必去看旁人?難不成六皇子跟皇上撒嬌,你也要學去?以不變應萬變,才是正理。多想想你當太子前的處事態度吧,雖是你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