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 (第3/4頁)
閻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輕省多少,天下大事都在他們的肩上扛著呢。這些經書雖要緊,也要天下大事為先呢。唐,太宗皇帝曾道,君為舟,民為水。皇帝素來視百姓如子,若是叫皇帝知道內閣不理國事,而執著於抄經書,心裡定是不好受的。我是皇帝的母親,哪裡捨得逆了他的意思呢。”
“娘娘說的是。”閩靖公一計未成,可惜了去。
其實閩靖公有此提議,絕對沒安好心。
李平舟當初因為仁宗的皇后方氏干政的原因被流放嶺南,長達十數年的時間。李平舟對方家人是絕對沒有半點兒好感的。衛太后與方家卻頗具淵源,當初,衛太后自雲貴到帝都,想進宮做太后,被李平舟牽頭兒的幾位重臣攔在宮外,攔了又攔,雖說最終李平舟等沒能攔住衛太后進宮,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落了衛太后的面子。
以李平舟的倔脾氣,若是衛太后叫他抄經,說不定就能給衛太后個難堪什麼的。
閩靖公設了套兒,奈何衛太后功夫了得,竟未入套兒。
魯安公閩靖公辭了太后,出得宣德殿,走了不多時就遇到了李平舟徐叄二人組兒。
四人互相見禮打招呼,儘管彼此恨不能將對方一口咬死,不過面兒上還是一團和氣,見面兒先寒暄。
“李相徐相,這是要進宮給太后請安呢?”
“有些要緊事,要與太后商議。”
“兩位老公爺這是出宮呢?”
魯安公心下一動,笑道,“得知太后娘娘為陛下祈福,在佛前許下要抄百部金剛經供佛,為陛下祈禱。我與閩靖公想著,別的事,咱們也幫不上陛下,就跟太后娘娘討了這差使,也算盡我等忠心。”
李平舟點頭讚道,“兩位老公爺的忠心,咱們都得佩服。”抄經也好,總比成天不懂裝懂的插手內閣之事好。
閩靖公嘆道,“是啊。兩月沒見到陛下龍面,這次進宮,本來想著給陛下請安,太后娘娘說陛下在昏睡,也不便打擾陛下養病。能為陛下抄經祈福,也是我等的福份了。”
兩個月了。
李平舟也意識到,自明湛發病,已經兩個月過去了。
見李平舟終於默默,閩靖公一臉愁容的與李徐二人告別,與魯安公回去抄經。
內閣一直防備宗室,不過皇帝陛下的病,內閣要比宗室更加關切吧。既然他們探不出虛實,索性讓內閣去探!
知道了虛實,他們方好有所行動呢!
195、更新 。。。
柳蟠與楊濯也到了帝都。
因是給皇帝陛下看病;倆人的醫術水準暫且不提;但是在態度兒上;是絕對不敢馬虎的。甥舅二人是翻山越嶺;千山萬水,快馬奔襲;累個半死,終於在整個朝廷都在對皇帝陛下的病起疑時;到了帝都城。
柳蟠的醫術在雲貴是鼎鼎大名的,楊濯更不必說,雲貴地方有限;善仁堂是楊濯打頭兒,又有政府支援,楊濯做為善仁堂的發起人,更是廣有盛譽。
這次本來只是柳蟠奉鎮南王之命前來帝都,因為楊濯與小舅子感情實在不錯,得知皇帝小舅子病重難起,主動請纓要來幫忙的。
甥舅二人與衛太后見禮,衛太后道,“自皇帝這一病,我日日牽掛在心,坐臥難安。柳大夫的名聲,我是知道的。楊濯,你們甥舅,師承一脈,一併為皇帝診脈就醫。再有淮揚張太醫也一直在宮裡為皇帝調養身子,若能使皇帝痊癒,你們就是大鳳朝的功臣啊。”
柳蟠脾氣雖有些不遜,如今到了宮中,卻收斂許多。與皇帝看病,最是難做。有時候看的不僅是病,還是形勢。一個眼拙,丟官去職都是輕的,多少人為此葬送了性命。
故此,柳蟠顧不得欣賞皇城峻偉、宮殿壯麗,只管將頭微低十五度,眼睛低垂,視線落在衛太后天青色的鳳尾裙上。極細膩柔滑的裙裳堆疊在地毯上,透出無限的奢華與雍容,殿中果木香融融,柳蟠恭聲稟道,“能為陛下盡忠,是臣等的本份。”
“是啊,母親,明淇也記掛陛下的緊。”楊濯在雲貴時就與衛太后相處過,丈母孃看女婿,何況楊濯的性情,衛太后也喜歡。故此,丈母孃與女婿相處的很不錯,楊濯是個直率的人,慣以“母親”呼之。
醫者,望聞問切,原本楊濯還擔心衛太后為明湛的病情操心太過,如今看來衛太后雖面露惆悵,不過面色卻不錯,可見其身體自安,並無大礙。楊濯的心,總算能放下一半了。
倒是柳蟠聽到楊濯開口就呼太后娘娘為母親,把柳蟠給肉麻了一回,心道,這小子平日裡木小呆一個,如今倒格外的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