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明社會狀態就不錯了。丁齊曾去過的琴高臺天國,那裡就是農耕文明發展到極致的理想狀態。但那種理想狀態也是很難實現的,琴高臺世界中的文明社會幾度被摧毀,甚至人類差點都滅絕了,幸虧出了一位聖人天兄陶昕。
五心谷的情況還好些,因為它並未完全與世隔絕,自古以來的傳承一直沿續。它的位置在雲南省大理市郊外,蒼山南麓東段的緩坡上。這裡有一個倉谷村可遙望洱海,而天地秘境的門戶就在倉谷村後面的山壁中。
古時鄉村以宗族自治為主,當地族人世代共守一個秘密,有很多人陸續遷入五心谷中。因為外面的良田有限,天地秘境中不僅可以拓荒,而且能躲避戰亂、不必交納賦稅,所以這些人遷居進去之後就不願意再出來了。
說實話,他們也出不來了,因為沒有三境修為便不能保留記憶,更別提自己開啟天地秘境的門戶了。這在漫長的農耕文明時代倒也沒什麼,五心谷更像一個世外桃源,繁衍至今已有三萬多居民。
可是到了現代工業文明社會甚至進入資訊時代後,就可以看出天地秘境內外的差別了。五心谷並不完全與世隔絕,裡面的人還是能夠了解外界各種情況,他們也需要外界的各種物資以及現代社會的文明產品。
五心谷地域廣大,每個人都去開荒又能種多少畝地?而且裡面的東西又帶不出來,各種農產品包括手工業品並不需要太多的產量便能滿足自需。有些資源太多了便不值錢了,外面的大理市區以及大理古城一帶如今寸土寸金,但五心谷中的房屋田產只是最尋常之物。
那麼能否將五心谷的居民都遷居出來呢?這是不可能的,恐怕幾代人時間都不可能解決,因為數量太多了。他們幾乎全是在天地秘境中出生的,開啟門戶出來倒是簡單,但如何在外面的世界立足才是最大難題,甚至連個身份都沒有。而且普通人出來之後想再去,連記憶都保留不了。
還好外面的倉谷村一直都沒有廢棄,如今還有幾百戶人家、兩千多居民。這兩千多人仍是一個大的宗族,包含十幾個姓,並不是人人都清楚天地秘境的詳情,但宗族高層都知道。
葉宗清繼任谷主後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儘量使五心谷內的居民不與外面的時代脫節,她組織族人運送各種物資進去,並在天地秘境裡建了學校和圖館。
五心谷有其秘法傳承,傳承中還包含飄門隱峨術,不論是在天地秘境中還是在外面的倉谷村,葉宗清皆組織族人習練。但無論哪一門傳承秘術,想修煉入門都不容易,尤其是天地秘境與控界之寶傳承,必須要到秘境中修煉才能掌握。
如今能將五心谷秘法修煉到三境以上的族人,秘境內外加起來也不到百名,這幾十名族人非常重要也非常珍貴,五心谷與外界的交流往來都依賴於他們。
五心谷族人出入天地秘境門戶是非常頻繁的,幾乎每天都往來不斷,有時門戶一天要開啟很多次,甚至不分晝夜隨時有人出入。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由誰執掌控界之寶?照說控界之寶應該由谷主執掌,但是谷主就每天拿著控界之寶負責開啟門戶,不僅別的什麼事也幹不了,恐怕還得給累死。
九放離空島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透過兩個方法。首先他們採用輪值的方式,族長、九名族老、十八名副族老每天輪流負責以控界之寶開啟門戶。其次採用定時的制度,除了個別特殊情況,每天在兩個固定的時間開啟門戶供族人出入。
但九放離空島的方法顯然不太適用於五心谷。九放離空島中只要是正常的高中生都可出入秘境無礙,而五心谷內外只有那麼幾十人方可自如出入,所以這幾十人的往來頻率就特別高,次數多且時間零散不定。
五心谷有另一個辦法能解決這個問題。
控界之寶是一種獨特的神器,其形制未必一成不變,理論上是可隨心意變化的,但修為不夠便沒有那個本事,能勉強祭煉並掌握其妙用就不錯了。葉宗清繼承的控界之寶是一朵睡蓮的形狀,名叫五穀蓮,傳說祖師摘下這朵睡蓮的九十九片花瓣,又煉製了九十九件副器。
五心谷中有一座大陣,將控界之寶五穀蓮置於陣中,天地秘境就會自生感應,無需有人執掌控界之寶,那九十九件副器皆有開啟門戶的作用。
只要佩戴其中一件副器,就可以像催動控界之寶那樣開啟門戶出入五心谷,當然了,這要求至少將五心谷秘法修煉到三境。而且副器的作用僅限於此,並沒有控界之寶其它的妙用,但這已經解決大問題了。
五心谷族人自古以來都是靠這些副器出入秘境,擁有副器者又被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