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的時候便開始下起了雨。
這個時節下雨對於華州與炎州是正常不過的,華州的雨下的並不急,但時間很長,三人這十來天裡,有一多半的時候是在雨中趕路。
三人修有內氣,並不害怕淋雨,但對於這三個易容過的人而言,卻是有許多的麻煩,天上的雨下個不停,斗笠已不能將雨水全部遮住,臉上易容的材料很容易被浸掉。
林十七每天給三人都要補些妝,結果時間長了,這三人越來越不像木家兄弟了。
同時在陰雨之中馬也跑不起來,魏不語之前騎的馬就因為地滑而折斷了一條腿,只能放掉。三人將行李每人分擔一些。
雖是這樣,但雨水三人還可以勉強承受,而面對華州那錯綜複雜的河流卻沒有辦法。每當要過河時,三人只好來到人多的渡口,乘船過河。
總之,路途雖苦,三人也算是捱過來了,快到天河城時,天氣也晴朗了起來,讓三人才感覺到一些舒適。
在距離天河城不遠的地方,三人又改變了原來的模樣,變成了天河國內捕快的打扮,而且還有正式的官方文牒,當然,都是木家兄弟留下來的東西。
古秋雨叫做田守光,林十七叫做林華,魏不語叫做孫成友。三人騎著馬到了通往天河城的大路上,眼睛前方,一條寬闊的大河流向遠處的城市,正是四州之內第一大河——碧流河。
就在碧遊河邊上,三人視線盡頭,坐落著一座城市,古秋雨在遠處所看到的並不是想像中高大的城垣,而是無數掩映在樹木之間的小城與鄉村,只有目光終點隱約能看到完整的城牆。
魏不語道:“前面就是天河城了。”
天河城,三千五百年的歷史,古老到連這個城市自己都說不清楚在歷史上都發生了過什麼,歲月變遷,城市又變更了不知多少次的次名字。在這裡又出了多少四州之中的著名人物,因為就算是帝王,在天河城的歷史人物中也不算是什麼稀奇的人。
除去天河城附近的居民,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天河城的來歷,因為天河國中沒有一條河叫做天河,只有一條四州之內最大碧流河透過及它無數分支將天河城分成許多的部分,只有祖輩生活在這裡的人才知道。
千年前,相傳天順王朝開國高宗皇帝率師伐華州,一路南下,已將當時叫做天安城的天河城攻戰了一半,兵臨碧流河邊,高宗見河面寬廣,水流清緩,與炎州與寒州的大河急流完全不同,於是揮鞭大笑道:天河已至,華州不日可平。
之後竟停在河邊,動用十萬軍士,三個月內建了七座石橋,之後穩穩得令大軍前行。
當時整個華州各國,在三個月內組織了二十萬大軍,驅從象虎獅豹,又有東南方欒族相助,但到了天安城外只防守了十日,內部卻自行相爭,各自退戰回國了,之後各國紛紛投降。
高宗認為此為天下大順之勢,開國為天順朝,天安城改名為天河城。千年風雲,天河城再沒有經過兵罹之難,不停得向四周發展,人口已達百萬,四州之內沒有一個城市能如它之美麗與富裕。也沒有任何一個城市有它的豐富與奇異。
如同很多古老的城市,天河城的歷史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民與官史的勤勞、智慧、機遇和千年的安寧,這些都成就了這個傳奇的城市。
天河城整座城市被碧流河一分為二,最初的天安城成了這個現在天河城,以及後來天河國的核心,又有無數的村城建在碧流河邊及各個支流邊上,圍繞起了主城,共同組成了現在的天河城。
沿河向東就是涯國,大平原的豐腴物產依靠著便捷的水力源源不斷地輸送出來,一船船的糧食、木材。
來自炎州、寒州的各種貨物,還有輸出的各種能工巧匠最終換來了城市的繁榮。
各種商會、馬幫、行腳商人在這裡建立了許多的會館,將天河城建設得更加繁華。四州與海外的各種人等,三教九流,紛至沓來。
每日清晨時,收夜穢與送清水的車輛的搖鈴聲叫醒了這個城市。沿著千年的青石路走過無數的長短石橋,看著無數不在的綠樹與紅華,聽著各種不同的語言與吟唱,走過泉鎮、棉汕、夏風、和樂……諸多的小城構成了天河城的一部分。
就是整整兩天也走不完這個綿延幾十裡城市,沒有一個月也看不完這個城市的繁華與奢糜,這裡唯一不足的就是缺少的那種別處華州城市的從容與恬淡。
三人順著碧流河沿岸而下,直奔本次的目的地,天河城主城。
古秋雨看著眼前一望無際的碧流河,心中澎湃,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