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仇恨,而我們會離開這裡。若是十年,二十年之後,朝廷意欲將美洲納入版圖之內,那來到這裡的人,面對的是一個個仇恨大明的部落,而不是一個個推崇大明、嚮往大明的部落。”
“武力征服是一種征服,可真正的征服,是文明的征服。讓他們知道大明的強大,知道大明的先進,讓他們清楚自己處在低谷,而我們站在山巔,不一定全靠武力。”
說的這些都是因素,最主要的是,顧正臣不希望留下一個被打爛了的美洲,少死幾個人,以後大明也能多一些土著人手辦事……
澳洲富饒,老朱肯定不會丟了,哪怕是暫時不搞大開挖,那也會留著當產業交給子孫後代,同樣的道理,老朱也不太可能對美洲沒半點想法。
考慮到歷史週期、子孫無能,老朱也會給子孫多留幾條後路。
哪怕當真有一日,大明江山不保,那也不至於重蹈前宋的覆轍,大不了退到澳洲休養生息,回頭再打下來江山。
狡兔三窟,朱元璋就不能多弄幾塊自留地?
不是說距離遙遠,就對大明毫無意義,毫無貢獻了。
要知道美洲人口數量眾多,強盛時期的印加都一千萬人口了,換言之,拉出來三十萬的兵馬並不是神馬難事。這就等同於有一個強大的王在外,誰敢亂國,那海外藩王是可以穿洋過海而來勤王救駕,拯救山河的……
這也就等同於給了大明江山上了一個保險。
在顧正臣看來,朱元璋是一個為子孫籌劃長遠的長輩,在不給一眾子孫大明封國,不給他們世代高俸的前提下,最好的補償,那就是海外封國。秦王朱樉在澳洲幹得越起勁,越有成效,越證明這條路是對的,那朱老四來美洲,那也就越有可能……
當然,若是他們不友好,選擇對抗,不識抬舉,那顧正臣也不會介意舉起屠刀,來實現最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