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喬的中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廳是從山石之中開鑿出來的,四壁雕刻著大小形態各異的數百尊佛像。大廳正中央是一尊碩大的彌勒佛,頭頂和大廳的頂部相連,既是廳內最大的佛像,也是一根承重的支柱。
大廳之中,整齊的排列著十口石棺,每具石棺至少都有兩個立方的容積。
而大廳的左側,一面石壁中出現了一個直徑不足一米的洞穴,地上堆著許多散碎的小石塊。很顯然,這個洞穴是最近挖掘的,其形成時間絕對不會超過十年。
金花娘領著孫曉琪來到那個小洞前,伸手進去將一塊本來已經挖開,隨後又補上去的石頭輕輕拉了出來。
頓時,一股淡淡的光線投射進來。
孫曉琪湊過去一看,頓時驚呼起來:“藏經地宮,這裡竟然是藏經地宮?”
眾所周知,雲居寺內現存一萬多塊石刻經卷。上個世紀末,國家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做出了一個震驚世界的舉動,將石刻經卷全部重新埋入地下。在願藏經地宮的基礎上,建造恆溫恆溼的封閉空間,以確保石刻經卷不受歲月的侵蝕。
自此以後,外人要想參觀石刻經卷,就只能依靠為數不多的幾個觀察孔了。
孫曉琪萬萬沒有想到,這裡竟然和藏經地宮相連。
金花娘又將那塊石頭放回原處,堵住從地宮中傳過來的光亮,說道:“外面那座地宮,只不過是寺院的建造者為了迷惑入侵者故布的疑陣,那些石刻經卷雖然珍貴,可與這裡的相比,卻天壤之別。”
金花娘回到石室中央,撫摸著那幾具石棺,驕傲的說道:“真正的珍品卻是在這裡,三千八百四十八卷佛教經典,且大多數是孤品。自從這座地宮建成以來數百年間,知道這一所在的人包括你我在內,不超過二十個,而且大多數已經作古。”
孫曉琪倒吸一口涼氣:“金阿姨,莫非咱們要把這些珍品運出去?”
“要想搬走,十幾年前在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搬走了。這些東西都是國家至寶,雖然還不為外人所知,卻也非我等有資格擁有。今天我們來,是為了本門的一件寶物。”金花娘的神色突然變得異常嚴肅,左手放在胸口,眼睛望著大佛,以無比莊嚴地聲音突出三個字:“鉅子令!”
“鉅子令?”剎那之間,孫曉琪彷彿石化了一般。
++++
++++
第四十六章 鉅子令
第四十六章鉅子令
身為墨者,孫曉琪自然知道鉅子令的重要性。
數百年來,墨家之所以一盤散沙,幾大派別你爭我奪,實力每況愈下,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鉅子令沒有了。沒有了鉅子令,就不會產生實至名歸的鉅子,就不能把墨家的資源整合到一起。
根據墨家的規定,無論是誰,只要手持鉅子令就是當之無愧的鉅子,就可以調集墨家的所有資源。因此自從鉅子令丟失以來數百年間,歷代墨者都以尋找鉅子令為第一要務。
沒想到,沉寂數百年的鉅子令竟然出現在雲居寺。
孫曉琪疑惑的問道:“金阿姨,既然我們十多年前就已經知道這一所在,為什麼直到現在才動手?”
孫曉琪的問題,也正是劉洋洋心中的疑問。
劉洋洋雖然不知道鉅子令在墨者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但也有所耳聞,知道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信物。既然墨家已經在十多年前發現了這座神秘的地宮,既然已經確定鉅子令就在這裡,為什麼不趕緊拿走呢?
即便是因為種種原因,導致墨者無法立刻拿走鉅子令,可為什麼偏偏選在觀瞻大會舉辦的時候動手?要知道每當這個時候,都是人流量最大,保安措施最嚴格的時候,這不是舍易求難嗎?
金花娘卻無奈的嘆了一口氣:“要是能早一天拿出來,我們能等到現在嗎?”
原來,當年發現鉅子令的人一個有六個,墨家兩大分支禹王宗和普王宗各有三個人在場。兩大分支對立多年,自然在第一時間就對鉅子令的歸屬問題發生了糾紛。再加上他們雖然確定了鉅子令的藏匿地點,但卻破不開佈置在鉅子令周圍的一道法陣。因此,經過一番討論之後,雙方達成協議,先擱置爭議,雙方一起尋找破解法陣的方法,到時候誰能破解法陣,誰就佔有鉅子令。
十多年來,墨家兩大分支想盡一切方法,卻無奈當今懂得法陣的人幾乎已經絕跡,任誰也無法破開。只是每隔一年,雙方宗主都會召集本派核心成員從甬道偷偷進入,遙望鉅子令所在的方向聊以自慰而已。
可是今年,禹王宗的宗主帶領吳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