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右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族制度,距離徹底被廢除的日子,已經不遠了。當然,幽、並、光三州內,並不存在足以影響大局計程車族,因此燕京律的實施,並沒有受到什麼阻力,但是元起相信,當燕京律的功效逐漸發揮出來之後,居住在三州之外的漢人們,一定會感覺的到,燕京律是真正為老百姓制定的律法,屆時,必然會有大量的漢人會遷居到三州境內來。
和老百姓的反應不同,三州之外計程車族世家們,在觀看了燕京律的規定之後,沒有一個人的臉色是好看的,不少人都氣的把手中的燕京律手抄本直接扔掉。不過,元協倒是一個例外,他在觀看了元起派人送來的燕京律條款之後,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大加讚賞,並立刻下旨,在關中地區試用燕京律。
雖然元協也算得上是士族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國家如今十分頹廢,元協這個名義上的天子,實際能掌控的地方,也只有京城以及長安兩個城市附近的地區了,幾經磨難之後的元協,早已經看的很通透了,權力什麼的,他早就不放在心上了,只要元氏的血脈能延續下去,他就知足了。
在歷經閹黨、董猛之亂後,關中地區已經沒有什麼像樣的大士族存在了,元協在處斬王諾的時候,還藉機拔掉了一些毒瘤,更是讓這個地區計程車族遭受了一定的打擊,所以燕京律在關中地區,也得以順暢的頒佈施行了下去。元協這個無意的舉動,為以後的大一統,提前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
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政分離
在燕京律頒佈的同時,元起還在人事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調整。他把鎮守在扶余的魏延、鎮守在高句麗的張龍調了回來,為出征辛蠻和刺塔做準備。和張龍一起鎮守在高句麗的鄧芝,被元起任命為高句麗郡太守,總攬高句麗的事務,同時,元起還正式任命陳群為扶余太守,讓他負責扶余的事務以及油田的事情,元起還把夏侯若派到了扶余,負責幫助陳群對油田進行開發,並同時接替魏延的職責,負責保護油田的一切機密,防止其他諸侯的探秘。
崔守的光州牧和公孫入雲的護軍將軍之職不變,共同負責光州的軍政大事,而原來崔守的幷州牧長史之職,則由崔守力薦的張既擔任,而公孫入雲原來的遼西太守職務,則是由他的胞弟公孫越擔任。
隨同張既一起趕赴幷州的,還有齊天的部將宇宮性,他將接替高順的職位,負責統率幷州的軍士。至於高順,這可是一位練兵的大家,元起可沒有理由一直把他仍在幷州,讓高順回到燕京負責訓練軍士。才是高順最能發揮其才能的地方。
對人事進行調整之後,元起又在大都督府內,成立了一個軍事府,其成員僅有寥寥數人,分別是諸葛亮、賈願、荀略、李儒、魯肅、徐庶和陳宮。這幾個人在負責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擔負起軍事府的職責。在和平的時期負責對軍備物資的驗查,在戰時則是負責制定作戰計劃,為元起出謀劃策,並且一應軍馬調動,必需要經過他們的同意。為此,元起特意讓王冶子和馬均製造出兩百多塊大小不一的虎符,虎符上刻著一個“燕”字,每次軍士的調動,帶兵的將軍必需要和軍事府的幾位對應手中的虎符。之後才能完成調動。調動完畢之後,帶兵的將軍要立刻回軍事府交割虎符。經過軍事府驗收人馬無誤之後。才能交割伏虎和兵馬。
在軍事府成立的同時,元起還成立了一個政務府,和軍事府遙遙相對,分處大都督府內的東西兩側。與軍事府一樣,政務府的成員也不多,只有元鷹、元和、顧雍、蔣琬、董和、杜畿、閻乙七人。元鷹雖然有些老邁了。但是他卻不肯服老,每天忙東忙西的,元起乾脆讓治政相當有一手的父親再度出山,為自己打理政務。至於元起的大哥元和。是最近才返回燕京的,他是奉了元協的旨意,回到幽州來幫助元起的,和他一起來的,還有同樣進入政務府的杜畿。元協知道元起剛剛打下了光州,手上的人手一定不夠用,就讓元和還有杜畿前來幫元起的忙。
政務府的幾人,除了元鷹、元和以及杜畿之外,其他幾人也都是有著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元和跟杜畿,也被元起分別任命為典農中郎和典金中郎,分別負責農務和金屬的管理工作。至於政務府的職責,則是負責協調配發二十四萬大軍的一應糧餉、軍備等物資。在戰時,則是負責籌措糧草,把糧草交給負責押送的將軍,再送往前線的戰場。
軍事府和政務府的成立,等於把軍政大權全部攥到了元起一個人的手裡。透過軍事府的七個人,元起可以輕而易舉的掌控麾下二十四萬大軍的一舉一動,在透過政務府的七個人,元起等於是捏住了大軍糧草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