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才完成了半篇草稿,對著稿紙出神。
昨晚她輾轉了許久,心裡有點模糊的想法,本來看了胡適的文後,她就有很強烈的想接著吐槽什麼的育望,如果上一次她撰文一半是為了二哥一半是為了記錄,那這一次,她就想抒發些什麼,或者痛罵些什麼。
她一直知道這個時代的言論自由其實遠超未來,雖然她一開始出生在盛京時報一家獨大的東三省,雖然這兒在禁言方面可能做的更加殘忍,可到了北平之後,經歷那麼久的薰陶,那麼多次圍觀報紙上的戰爭,她已經意識到無論怎樣的壓迫,文人卻真的和前線計程車兵一樣,都是用生命在戰鬥,這兒的報刊是凍土中求存的綠芽,在廣袤的土地上努力伸出綠色的尖尖,它的養分不是政客,而是千千萬萬凍土中凝聚的水汽,沒什麼能壓制它們,也有可能一腳就踩掉一顆,但是,也只是一顆。
她太習慣於在發出一番言論時深思熟慮,熟慮到越來越慫,慫到最後放棄發言。
可是現在,胡適他一個大學講師,就這麼大剌剌的說汪精衛不該辭職,說海陸空大元帥張學良辭職得好,大家都習以為常還投書聲援之,這就像是一道咒語,緩慢卻堅定的解除了她身上的封印,讓她握起筆,就有種摸著鍵盤的感覺,只是這一次,她不再是出版社裡那個冷酷無情刪掉所有違禁詞句的編輯,而是一個滿腦子不羈全身散發著中二氣息的憤青!
如果可以,她能很有攻擊力,可能在遣詞造句、引經據典上,隨便誰都能甩她一條街,可是她腳下的巨人,並不只有胡適,或者報紙上那些戰鬥著的文學巨匠,她還有歷史,即使不知道細節,但是在大方向上,她絕不會錯。
自古弓兵多掛逼,她看得多遠,打得就有多痛!
可是第一關就倒下了,卡文,戰鬥經驗太少,幾句話後就胡言亂語了。
但是眼見著辭職風波還沒過去,她必須抓住這股浪潮的尾巴,現在寫信求助已經來不及了,只能硬著頭皮上了,她既然內涵不行,那就抓點,炒,現代什麼炒作手段沒有,雖然她以前特別嫌棄那些自炒的人,但一些溫和的手法,還是可以有的。
她再次用起小伯樂的筆名,以舊事重提的筆調翻出東三省陷落的老賬,把耳聽的,腦補的,後來手撕鬼子劇看到的鬼子的兇殘行徑挑了幾樣寫,這些罪全加諸在少帥身上,最後哭訴說兄弟們你們太溫柔了,少帥只是辭職不足以平息東三省人民經歷諸多苦難的憤怒啊!
她的想法很簡單,憤怒和恐懼是一把劍的兩面,它可以讓臨敵的軍人熱血沸騰,也可以讓手無縛雞之力的平民不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親歷者的現身說法至少能夠告訴他們,鬼子的兇殘無法言說,以後聽說鬼子到了,百姓們麻煩麻溜點跑,當兵的麻煩英勇點打。
投降沒用的,他們不收俘虜,橫豎都是死!
這是個需要循序漸進的洗腦過程,她知道她力量微弱,但如果持之以恆,到了那一天,總會有至少一兩個百姓在逃跑時,會因為想到她的文章的描寫而加速度吧。
鑑於不能一稿多投,投書成了個技術活,她斟酌了一下,申報和大公報這兩個報界雙雄她沒好意思投,就往胡大大投過的獨立評論投了。
寫完了已經下午了,她覺得自己這樣的速度實在不適合幹這活,所謂熟能生巧,有必要多練練了。
想到就做,她又寫了一篇對言論自由的感慨,從文字獄,說到現在的報紙文刊的言語力量,再說到東三省盛京時報一家獨大造成的白色恐怖,對比她到達北平後看到的百花齊放群雄逐鹿的投書盛況,以及胡適大大直接涉政的言論竟然沒有被和諧,讓她這個目睹發傳單遭搶斃的關外狗熱淚盈眶……
這文她左思右想,很不要臉的投了大公報,決定從高投到低,退稿了再換,反正這篇稿子沒什麼時效性,至於為什麼不投申報;大概是因為何書桓什麼的吧,總覺得想起情深深雨濛濛啥的,有點全身過電的感覺。
兩篇稿子一寫,就跟開了一個水閘一樣,某些充動完全無法抑制,她鋪開信紙,壯起狗膽準備給胡大大,季大大,範師兄甚至梅大大都去一封信,刷刷存在感,剛提筆,嫂子出聲了。
“嘉駿,再不吃飯,天要亮了。”
抬頭一望,外面一片漆黑,黎嘉駿訕訕的放下筆:“嫂子,您醒啦?”
嫂子靠在床頭,手裡拿著一本書,無奈的看過來:“這話,應該我問你吧,您醒啦?”
“……”黎嘉駿意猶未盡的合上信紙,一看時間,“啊,七點了!”
“是呢,金禾連飯菜都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