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烏骨江邊烏骨城。

烏骨城下十萬兵。

烏骨江是鴨綠水的一條大支流,可以遲緩凜凜騎兵飛馳。而建立在烏骨江邊的烏骨城,看上去酷似一個大大的簸箕,穿過低矮平坦的簸箕底,烏骨城便在山上。

平坦的路面翹起。

層層疊疊的石頭牆撲面而至,烏骨城既有內城牆又有外城牆,外城和內城之間還有兩個甕城,可各容兵千人。

宇文述遙望山城,眉頭緊皺。

此城地處遼東東南交通要道,西南交白巖城,東接鴨綠江水路,可直通鴨綠江上游的高句麗腹地紇升骨城、國內城等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同時也可以順河抵達鴨綠江,然後過江直抵高句麗王都平壤。

烏骨城因此規模宏大,全城周長十六里,比起曾經的王都國內城都還要大上許多。

此城扼住了宇文述兵馬前進的道路。

白日狼煙,夜晚烽火。

高句麗人防範森嚴,想要悄然路過是不可能了。

烏城骨有許多瞭望臺,有如一雙雙眼睛一直注視著山城周邊。

“大將,烏骨山城採用的是石築,底部用大石塊徹,石塊打出了尖銳角,互相交插咬合砌成壁心,然後與城牆兩面的牆壁石相插,牆壁石也是打製整齊大頭小尾的楔形石,尾端與牆內填石交插,固結一起,成一整體石牆。

城牆砌築時無需泥漿勾縫,全憑石塊插合形成拉力,各個部份的石牆又與整個山體咬合成一體。巧用了山脊,懸崖為壁,依託山體,凹處壘牆,沿山環行,堅固異常。”

“城牆外部還多築有馬面,馬面底部外側有很大側角,既加強防禦能力,同時也使石築城牆更為堅固。”

宇文述哼了一聲,“你說這麼多,不就是想說這烏骨城堅固無比,易守難攻?”

“確實如此。”

那員將領回道,這烏骨城如一個巨大的簸箕形狀,其實就是把一座巨大的山谷整個包了進去,城牆就是建在山谷四周的山坡峰頂上,而谷口還建了城門和甕城,扼守交通要道,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有其它路繞過去嗎?”宇文述問。

“路肯定有,但得繞很遠,我們兵馬眾多,且攜帶了大量輜重,有許多車馬,若是繞路,只能走大路,這麼一來,估計得多繞幾倍的路,而且就算繞路,其它路上也一樣會有許多山城。”

宇文述眉頭皺的更緊了。

這樣的城池可不好攻。

巨大無比,可四面險要,就算他有三軍人馬十萬之兵,可也無法展開。尤其是這城牆本就為山石壘就十分堅固,這還修建在山坡上,許多地方直接借了斷崖、峭壁,一般攻城器械都難以推進到城牆前。

“這根本就是一座長城啊。”

宇文述罵道,這山城跟中原修建在北方的長城,確實很像,修建於崇山峻嶺之間,十分險要。只是不同的是,高句麗的山城不是連綿不絕的長段,而是一圈圈的山城。

但險要卻是一樣的。

“烏骨城裡有多少守軍?”

宇文述問。

“據偵察,烏骨城城周十六里,平時常駐萬人,如今我大隋征討,各山城都把人口牲畜撤入城中,所以烏骨城中人口應當很多,兵馬或許有所增加,我們預計可能有兩到三萬人。”

十萬對兩三萬,數量上完全有優勢。

可只要考慮到這山城的險固,宇文述卻並沒有什麼樂觀的,十萬兵攻兩三萬兵馬守的烏骨城,他並沒多少自信。

尤其是現在他們距離遼河已經足足四百里了。

這一路上,宇文述帶著左一軍以及左二左三,三軍共十萬人馬,一路南下,逢城則過,高句麗人倒也沒有敢攔截的。

這一路深入了四百里,現在卡在這烏骨城下,卻是有些進退兩難了。

烏骨城不比其它山城,這裡首先很大很堅固,兵馬也很足,再一個這座山城不是建在山坡山頂上,而是包了一個山谷,把他們的通道也給攔住了。

“遼東城情況如何?攻下來沒有?”宇文述又問。

一名軍官回道,“先前右五左七右七三軍渡河,遇遼東城守軍半渡而擊,我軍奮勇爭渡,麥鐵杖大將軍戰死,錢世雄亞將戰死,損兵近兩萬。雖背水一戰,也殲敵兩萬,殺到遼東城下,可高句麗人嬰城固守,還幾次詐降,獲得喘息之機,雖然此後陛下不再相信遼東城詐降,令製作飛樓、雲梯、衝車攻城,並地道四面俱進,晝夜不息,可高句麗人反抗十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八一物流譽滿全球

八一物流譽滿全球

流光飛舞
關於八一物流譽滿全球: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八路軍,他們屌絲又窮逼,他們飯都吃不起。善良的娘希匹開動腦筋給他們送金幣,...
仙俠 連載 260萬字
樓高不見章臺路

樓高不見章臺路

字如卿
關於樓高不見章臺路:和其他穿越女不同,沈莙沒有半點作為穿越女該有的優越感。歷史學得不錯,沒成想是架空。家世不算太差,可惜卻是庶出。有個頗受寵愛的生母,偏偏去的早。爹不疼娘不愛的卻也平穩地及笄了。參選秀女,被撂了牌子。低不成高不就地加入了內庭怨婦女官一族。於是得過且過,不思進取,小日子過得也還算滋潤。原以為好容易看懂了遊戲規則終於熬出頭了,卻在此時開罪了一個喜怒無常的擅權宦官。從此小心翼翼磕磕絆絆
仙俠 連載 87萬字
北宋生化危機

北宋生化危機

俗墨
關於北宋生化危機:閉上眼,一個餓殍千里,行屍遍地的地獄便過去了;睜開眼,一個風雅清麗,雍容鼎盛的北宋已經撲面而來。從生化末日穿越到北宋,成為了後周皇族遺脈,本以為逃離了那個噩夢般的末世,誰知生化危機依舊如影隨形,跟隨他來到了北宋,在重文輕武,卻又豪客如雲的大宋,一場驚心動魄的生化末日席捲全國。那一年,大遼已經日薄西山,苟延殘喘;大金如同紅日初升,其道大光;宋江悍然揭竿而起,橫行千里;方臘割佔東南
仙俠 連載 12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