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紙花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概八年前的時候,有一天晚上我把法師手札的第一章上傳到起點。那天我該是在辦公室裡,心裡想的是寫著玩玩兒。
那段時間我的生活充實又閒散,工作輕鬆又有趣,同事和氣又文藝,一起出去吃飯的時候在討論的都是文學流派和存在主義。
於是寫作於我而言是一種調劑和發洩——沒有任何功利心地把自己想到的寫出來,然後給大家看。在那段時間裡我高產、思路活躍。寫了許許多多有趣的短文段子小故事,純粹就是因為想要寫。
再往後那本第一人稱的書被簽約了。接著,我開始斷斷續續地,走上網文寫作的正式道路了。
到現在過了八年,我意識到事情和最初預期的變得有點兒不同。
八年前的那個我熱愛文字、熱愛奇思妙想、熱愛各種有趣的點子且不吝於分享。
八年後的這個我變得小心翼翼,沉默謹慎了。我不再像從前那樣,喜歡“寫”、喜歡“分享”了。因為覺得有寫那些段子、短文的功夫,其實可以寫在連載的正文。有去想別的奇思妙想的精力,可以用來想在連載的正文的後續劇情。
——腦洞和發散的思緒被這一本書給死死箍住,變成蒼白的雕像了。
其實還有些別的可怕的事情。譬如現在我去看自己在十年前寫下的文字,會覺得“我這個時候就寫得不錯嘛”。然而這似乎意味著,十年過去之後我還沒什麼進步。寫作水平停留在那兒,沒有長進。
有時候反思,自己倒是知道為什麼。網文總有些套路、模式。無論怎樣的題材、風格,其實都算是萬變不離其宗。你首先得叫讀者覺得主角處在某種困境裡、叫讀者覺得想要看他脫困。
然後你再弄出一些人和事,叫他們讓主角不痛快——於是讀者更想看到主角擺脫困境。
在此過程中你還得告訴讀者主角有怎樣的特質,叫他們產生期待、知道主角可以在往後鹹魚翻身或者大殺四方。
接著主角陷入困境,各種線索交織,矛盾被引爆——“大高潮”來了。
譬如說被人輕視的主角知道很快要有一場門派比試。而他現在正在遭受欺凌、且得到威力強大的秘密功法。
譬如說一個男子窮困潦倒要走投無路,但他身懷絕技可以活死人肉白骨。而現在他所喜歡的女孩兒那位位高權重的父親就要不久於人世,偏偏他還在被他的情敵——也是他的未來岳父的屬下欺凌。
困境——期待——爆發。這樣一個模式幾乎縱貫網文全篇,作者們寫得熟練了,讀者們也讀得熟練了。然後就陷在這樣的迴圈裡,再很難跳出去。
所以寫了這麼多年,發現自己還是八年前的自己,幾乎什麼都沒學會。
這本書開篇的時候想要嘗試新的、對我來說較“高階”些的寫法。不想再一直這樣套路、模式地寫。而想要寫一根主線,然後有幾條支線相交。支線之間或許只有很少聯絡,但會在最終交融在一起、集中爆發。
如果依著熟知的“成熟”的網文寫法,在這樣的篇幅過程當中該有三到四次的短平快式的困境、期待、爆發式高潮。那些最終匯聚的支線,該在這個過程中被單獨摘出來,用作段式推進——不要懸念不要伏筆,只需要平鋪直敘減少思考過程,然後量販快感就好。
這一次比較任性,想也許做一次突破——誰說網文節奏非要短平快地模式化讀者才買賬呢?然後,大家知道,失敗了。首訂慘到一度想要TJ重開。
其實首訂少的原因,之後很快就搞清楚了——我沒有進一步叫自己更加模式化套路化,而想要嘗試“高階化”。這令小說的前半部分看起來“沉悶”、“緩慢”了。
但只是因為那次的感覺——我看自己十年前寫的東西,還覺得不錯。
就彷彿丁儀說,我已經是幾百歲的老人了,還在大學裡教物理。
八年前我看小說的時候,還會思考它的結構、技巧。現在看小說的時候,本能想的是“爽點在哪裡”——這叫我覺得有點兒羞恥。
然而問題並不止於此——更要命的是在我想要突破、嘗試的時候,還在考慮“網文讀者們”該如何如何。這令我在寫作過程中既想悖離模式化的寫法,又忍不住想要靠近模式化的寫法。這種狀態很要命……寫下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劇情的時候頭腦中的本能想法不是“這裡怎麼樣”,而是“讀者會覺得這裡怎麼樣”。
啊……我本來想要寫個感言散文。結果現在變成寫作手法的討論了。
我猜這是因為我這幾天的狀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