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3/4頁)
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6,望多留言,給出最犀利的意見,雷歌定會努力改正,把腦中遐想的最好故事寫與大家分享,望朋友們多多收藏、給票、給書評,雷歌感激不盡,謝謝各位支援了。而我現在所在的老屋,並不屬於九龍堡的地盤,但卻是龍陽鎮裡最不拘一格的地方,因為它的名字叫做“鳳凰堡”,鳳凰堡和九龍堡中間隔著一條大河,叫“厚土河”。
其寓意來源是:九龍是九座山,代表男陽,也就是“皇天”;河是屬水,代表女陰,即為“厚土”,而且每到夏季漲大水的時候,河總是黃色的,所以取名厚土河。
其中有一件很奇怪的事,就是兩個村子裡的人從古至今都不太和睦。這個氣氛我還深有體會,小時候兩個村子的小孩都喜歡去河裡嬉鬧,我們鳳凰堡的小孩總是喜歡跟九龍堡的小孩爭搶洗澡的深水塘子,因為水深的話,就可以打水底,在水中也有足夠的空間可以翻跟頭。
而且深水的塘子水流不急,裡面的魚還挺多。記得之前和馬鵬他們一起去河裡洗澡,因為一個誤會,九龍堡的周孝侯狠狠的蹬踏了我的大腿。就是那一次,馬鵬帶著我們鳳凰堡的小孩個九龍堡的小孩打了一次群架。
鳳凰堡以前也有一個針對“九龍戲珠”的風水名字,叫作“鳳凰展翅”。因為鳳凰堡也是一座大山,跟九座大山差不多一樣,而我們村就依附在鳳凰山的山腳之下,厚土河邊。
在九龍堡山頂上的龍陽寺裡觀看,鳳凰寶堡所依附的山形看起來就像是一隻從天上飛撲而下的鳳凰,來勢兇猛,飛過厚土河,欲奪“龍珠”,展翅高飛。
因此,在很長時間以來,鳳凰堡的人都把這種風水形象學說當著了仇視九龍堡的理由,而且鳳凰堡也是當時龍陽鎮裡,隔馬力外公家最近,但卻沒有被他們家族佔有的地方。
直到解放戰爭時期,因為鳳凰堡和九龍山的地形合起來是一犄角之勢,順河上下,可以去到很多地方,因此國民黨軍隊分別在鳳凰堡和九龍堡兩座山上建了兩座碉堡平臺,弄了好幾門炮放著,就為了阻擊解放軍的進發,當時還揚言說給解放軍來個什麼“龍飛鳳舞”。
但解放軍始終是老百姓的隊伍,連南京城那麼牛的“虎踞龍盤”都給拿下了,更何況一個小小的龍陽鎮。什麼“龍飛鳳舞”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東西。拿下了龍陽鎮,清理掉了兩座碉堡裡的。,當地的百姓為了紀念大翻身,把兩個村的地名改成了“鳳凰村”和“九龍村”。
然而,還有一件更加巧合的事,我們家老屋就是曾經鳳凰堡碉堡所在的地方。在。潰敗之後,因為九龍堡山頂上的寺廟被毀,解放軍把地址較高的鳳凰堡當作了臨時作戰指揮室,碉堡位置就在鳳凰的右翅上,據說這個地點是鳳凰堡中風水最好的一處了,難怪當初。會把碉堡的位置選在這裡。只可惜蒼天首先保佑的是民心,而不是人心,他們弄錯了方向。
我們家是曾祖父那一代來到鳳凰堡的,鳳凰堡總是女孩要比男孩出生得多一些,有的人家甚至沒有男孩,只能選擇招親,因此鳳凰堡的異姓姓氏也比較多。
曾祖父就是透過招親來到鳳凰堡的,聽老爺說曾祖父八歲就喪父喪母,無依無靠,四處幫人打工,就像一顆到處流浪的蒲公英種子,想找個地方穩定下來,堅強的落地生根。
當時曾祖父就是來鳳凰堡的大財主家裡當幫工,後來在村裡認識了曾祖母,曾祖父的勤奮和善良感染了曾祖母,兩人情投意合,而曾祖母又是當時家中的獨女,經過曾祖母的家長同意,把曾祖父招入了家門,曾祖父成了他們家的上門女婿。
只是在後來,曾祖母母親又為他多添了兩個弟弟,因為財產有限,曾祖父由於不算親子,也就沒分不到房產,幸虧曾祖母是一個不簡單的人,她曾經是龍陽鎮裡好幾個村的農會主席,經常跟住在鳳凰堡碉堡裡的解放軍打交道。
在解放戰爭結束後,解放軍撤離鳳凰堡的時候,曾祖母用當時她和曾祖父餵養的兩頭大豬換取了那一座碉堡,經過改裝之後,我們家從那以後就紮根住在了碉堡裡。
一直到老爸成年,打算跟老媽結婚,覺得碉堡太舊了,才拆去了碉堡的主要結構,建起了鳳凰村歷史上的第二座平房。一直到現在,老屋裡還留存有兩面碉堡的圍牆,圍牆之下的龍門也都還在。
很多人都以能夠居住在龍陽鎮這樣福地而感到驕傲,只是像這樣的地方應該是人傑地靈才對的,但是從古至今,就從沒有聽說出過什麼進士舉人,按風水學說給的批章,至少得出一兩個一二品朝廷大員什麼的,至少也得有幾個總督或者巡撫之類的。
針對這樣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