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五人能推開,估計門軸已經老朽。
小米趴在門縫上看了半天,結果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湯胖子說不然就一把火燒了吧,小米眨巴著眼說,從門下面挖道坑也行,我心裡罵了一聲,怎麼這幫人也不開個小門之類,難道他們平時都是把這麼重的門開開合合的嗎?手無力的扶在門面之上,心想不會真要挖條地道那麼艱辛吧。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果然有一扇小門,就在我手按的位置,轟隆一聲向內整扇倒去,我目瞪口呆的看著霧一樣濃的灰塵撲面而來,仍舊保持著我扶在門面上的姿勢。
“幹得不錯”灰塵散盡,湯胖子從我面前走進城門,拍拍我肩,以示鼓勵。
小米跑過來,在自己身上摸了半天摸出半塊帕子,擦擦我左臉,然後在掂腳其上重重親了一口“帥哥張,好樣的”閃身走入。
留下我一個人仍在發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相信之前真的沒有這扇小門,不然我們幾個合力去推的時候,一定會有人按到這一塊地方,但它就是開了,當著我的面,輕而易舉,甚至不費我吹灰之力。
我低頭研究這扇門到底來自哪裡,可它就像是剛剛被人切下來一樣毫無端倪,遠處湯胖子已經等得不耐煩的出聲叫喊,我匆匆應了一聲,拍打著身上的灰塵趕上去。
到了湯胖子他們身邊,我回頭再去看那扇門,門洞大開,外面的世界僅窺一斑,無聲,暗啞,彷彿一張無力合閉的嘴,訴說著它所有說不出的一切。
直覺,不太妙!
在城外的時候,總想著城裡是什麼樣一副光景,如今進到城內,也不過是被圈起來的城外,建築多一些,整齊一些,風少一些,無處遮擋的時候,陽光毒辣一些。
沒有人,隨處可見四處跑動的碩大木鼠,也有可能是老鼠,但我寧可相信這都是些以木為食的傢伙。
一座沒有人的城市,儘管建築密集,也顯得無比空曠,從這些完好的遺存能看出當年它是如何風光,但經過歲月的洗禮,早也變得灰敗。
空氣裡散發著濃濃的腐朽氣味,除過我們三個發出的腳步聲,四周一片寂靜,這讓我很容易就想起我的武威城,也是這樣安靜和空曠,猶如一座墳墓,沒有活人的氣息存在。
☆、第三十一章 預感
第三十一章 預感
我們行進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四周全是或高或矮的民居建築,與外面那些不太相同,這裡的這些,大都有了泥土元素的加入,根據院落大小,我們大致將它們分為富,中,貧,三個階層。
窮人住的房子大都靠近北面城牆,因為離城門遠,所以首先在地理上就不佔優勢,其次是他們的房子,大都是用木樁與街道相隔,有的一些甚至連木樁也沒有,鬆鬆幾片柵欄早也破得面目全非。
而中層人仕就會好一點,居住在靠近城門的地方,我覺得因為是一座城市的門面,所以建築物相對來說有過規劃,而且大都有自家的院牆。
我們進去過幾家,院門破舊,蛛網四纏。院子裡依舊是與窮人和郊區那些一樣,分成上下層的小木樓,但樓下不用圈養牲畜,所以只是離地不多,起到防潮的作用。
它們的家畜都單獨有地方圈養,或前院,或後院,已經與人居住的地方徹底分開。
經由環北的窮人區,和城門下的中產階級,被這兩者圍繞著的,就是中心地帶那些絕對高門大戶的富人區。
它們個個佔地寬廣,牆高院深,家裡的房子也不再是單純意義上一個個獨立小木樓,而是經由打樁加固過的木質房屋,有些房間大到十幾數十個平米,卻一同架構在一塊平面上,有點像日本早期居住風格。
或許是他們像我們也不一定,而且院子裡也有用來觀景的樹木流水,從地底引入,直到現在仍未乾涸。
這三種檔次不同的建築,卻有著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屋頂櫞木高高長出屋簷無數,古滇國特有方式——幹欄式,既然早也認定這一片就是古滇國範圍,我也沒再大驚小怪,心平氣和的看著它們向天伸去,就像是一隻只向天求救的手。
而在這所有的最中心那一個點上,是個一看上去就絕非凡品的巨大建築群,全部由一環院牆圍繞,院牆高度絕不亞於城牆。
以上這些,就是我們粗略走過內城後所見到的東西,可不論是窮人區,還是中層或者富人區,連線它們的,都是清一色原始地皮,也就是裸露的土地,被踩的光滑平整。
它們還沒有學會用石子鋪地,這是我當時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