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代,至宋代已具一定規模。宋慶曆七年,慈溪沿海人民修築了第一條攔海大壩即大古塘,鹽場移至大古塘以北。
據有關史料記載,宋代慈溪自東至西已建有龍頭、鳴鶴、石堰三鹽場,其中石堰、鳴鶴兩場的鹽產量佔錢塘江口南岸7個主要鹽場產量的64%,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在鹽的質量方面,這兩場所產的鹽都是名列榜首。《宋史。食貨志下四》中說:“石堰以東近海水鹹,故雖用竹盤面鹽色尤白。”以後,隨著錢塘江口門的移動和杭州灣海岸的淤漲,許多鹽場先後廢止。13世紀後,三北半島的北淤速度加快,石堰、鳴鶴兩個鹽場的實際作業區也不斷向北推移,最後形成了庵東鹽場。慈溪各鹽場的製鹽方法經歷了煎熬、板曬、灘曬三個階段。宋代至清咸豐年間全部採用刮土淋滷火力煎鹽的製法。咸豐二年,板曬製鹽法興起,煎鹽漸減。鹽板是曬鹽的主要器具,以杉木製成,四周用木框圍攏,以便貯滷,板面平滑,合縫之處嵌以油灰,以防止滲漏。1938年,庵東鹽場的鹽板數量高達67萬塊,原鹽年產量10萬噸以上,佔浙江省原鹽總產量的40%,確立了其全浙第一大鹽場的地位。
李好的計劃就是把這個地方的產鹽地和後世的曬鹽法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