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以忽略不計!大喜之下的孫策忙扶起了最前面的幾人,“很好!某得諸位相助,何愁不成解救萬民的大業?”
而那些留下來的人見到孫策竟如此的看重自己等人,自然也是極為欣喜。但是卻有一人只是微微的笑了笑,只是他掩飾的極好,沒有人發現罷了。
而孫策則下令犒賞三軍將士,好酒好肉的將所有將士們的五臟廟給祭奠了一下,眾將士自是對孫策讚不絕口,皆認為孫策是一個體恤下屬的好主公,心中也自是暗暗下定決心要為這樣的好主公死命效力。
修整三日後,孫策下令全軍向劉繇的現在所駐地——神亭嶺進發,這時張戰也基本恢復,已經可以做些廝殺了,當然還不可能進行像與太史慈那般激烈的戰鬥。
且說劉繇兵敗之後,就退居神亭嶺南,妄圖以山路之險來阻擋士氣正旺的孫策軍。不過他卻沒有發現孫策軍的數量已經有所增長。
“今劉繇據山安營,易守難攻,不知諸位可有何良策?”孫策坐于帥位之上,沉聲的問道。
“稟主公,今既劉正理依山而立,卻是因為我軍攜大勝之勢,士氣正旺;彼軍新敗,士氣低落。彼欲憑山之險來阻我軍攻勢,這樣,隨著我軍進攻受阻,則我軍士氣也將隨之低落,故而,若要破其軍。必要緊抓一個字——快!”卻是徐盛率先獻策。
“呵呵呵,徐盛還是太年輕啊!現在還是有點沉不住氣啊。”最為年輕的張戰卻是如此評價徐盛。
“文向言之有理,聽你這麼一說,看來是已有良策了?”孫策很是欣慰的看著徐盛,這個被張戰大力推薦的人。畢竟上一次對俘虜的問題上雖然完全沒用徐盛的計策,但是張戰只是加上了讓自己自刎那一幕,其他的步奏卻全是徐盛所獻,故而見到徐盛又有計策,孫策自是極為高興。
“末將以為,既然彼軍避而不出,則我軍就應誘其出動,某聽聞此神亭嶺雖大,但是若要繞過去,卻也不是太難,只要主公與我三千兵馬,繞過神亭嶺,奇襲曲阿,這樣,老巢被抄的劉繇,就只能選擇與我軍作戰,或是退兵復奪曲阿。若是其選第一條,則我軍可如此如此,若是選擇第二條,則我們就那樣……”
“呵呵……好!我得文向之助,何愁不破劉繇?”孫策大喜道!
然而事情在計劃實施之前,孫策就閒了下來。閒下來的閒不住的人,自是會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孫策要去拜光武!
策問土人曰:“近山有漢光武廟否?”
土人曰:“有廟在嶺上。”
策曰:“吾夜夢光武召我相見,當往祈之。”
長史張昭曰:“不可。嶺南乃劉繇寨,倘有伏兵,奈何?”
策曰:“神人佑我,吾何懼焉!”遂披掛綽槍上馬,引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等共十三騎,出寨上嶺,到廟焚香。下馬參拜已畢,策向前跪祝曰:“若孫策能於江東立業,復興故父之基,即當重修廟宇,四時祭祀。”
祝畢,出廟上馬,回顧眾將曰:“吾欲過嶺,探看劉繇寨柵。”諸將皆以為不可。策不從,遂同上嶺,南望村林。早有伏路小軍飛報劉繇,繇曰:“此必是孫策誘敵之計,不可追之。”已經傷愈的太史慈踴躍曰:“此時不捉孫策,更待何時!”遂不候劉繇將令,竟自披掛上馬,綽槍出營,大叫曰:“有膽氣者,都跟我來!”諸將不動。惟有一小將曰:“太史慈真猛將也!吾可助之!”拍馬同行。眾將皆笑。但是現在的太史慈不是一個無名之輩,劉繇擔心自家大將遭損,就讓張英引著三屯將士隨後而去。
卻說孫策看了半晌,方始回馬。正行過嶺,只聽得嶺上叫:“孫策休走!”策回頭視之,見兩匹馬飛下嶺來。策將十三騎一齊擺開。策橫槍立馬於嶺下待之。太史慈高叫曰:“哪個是孫策?”策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便是東萊太史慈也,特來捉孫策!”策笑曰:“只我便是。你兩個一齊來並我一個,我不懼你!我若怕你,非孫信符也!”慈曰:“你便眾人都來,我亦不怕!”縱馬橫槍,直取孫策。策挺槍來迎。兩馬相交,戰五十合,不分勝負。程普等暗暗稱奇。慈見孫策槍法無半點兒滲漏,乃佯輸詐敗,引孫策趕來。慈卻不由舊路上嶺,竟轉過山背後。策趕來,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漢!”慈心中自付:“這廝有十二從人,我只一個,便活捉了他,也吃眾人奪去。再引一程,教這廝沒尋處,方好下手。”於是且戰且走。策那裡肯舍,一直趕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馬再戰,又到五十合。策一槍搠去,慈閃過,挾住槍;慈也一槍搠去,策亦閃過,挾住槍。兩個用力只一拖,都滾下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