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菸屁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決吃喝問題。
等萬語桐帶著幾個侍女太監端著飯菜來打大堂時已經過去額小半個時辰,趙俊生正在看奏章。
“用膳了!”萬語桐叫了一聲。
趙俊生看奏章看得全神貫注,只是答應了一聲,卻沒有其他反應。
萬語桐向侍女和太監們擺擺手,讓他們都下去了,她走到趙俊生身邊問道:“看什麼呢,看得這麼投入?”
趙俊生放下奏章說:“前兩天發生了一樁殺人案,就在滎陽郡的京縣,這樁案子不好判,不但官府內部爭議很大,就連民間也是分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輿論!”
萬語桐把趙俊生拉到飯桌邊,一邊給他盛飯、盛湯,放在他面前,問道:“京縣?不就是原工部侍郎張天度被降職成為縣令的那個京縣嗎?”
“對,就是他在那兒當縣令!”
萬語桐吃了一口菜,好奇的問:“是什麼案子讓你這麼上心?”
趙俊生指著酒杯:“倒酒!”
萬語桐白了他一眼,放下筷子,拿起酒壺給他倒了一杯酒。
趙俊生喝下一杯酒說道:“這案子是這樣的,兇手是一個捕快,他叫王承明,這個王承明與原京縣縣令殷昱在二十年前是鄰居,那時殷昱還只是縣衙一個小吏,而王承明才十三歲。有一日,這兩家發生一點糾紛,大打出手,在雙方廝打中,殷昱把王承明的阿爺打死了,當時還是北魏末年,官府腐敗、官吏魚肉百姓乃是家常便飯,殷昱花了一些錢財買通了當時辦案的官吏,官府定了一個誤殺,而且事情的因由也不全是殷昱的錯,所以判了發配三千里,不過他在發配的途中正巧遇到我軍攻打魏軍,押送他的魏國衙役跑了,他隨後報名加入我軍,在軍中立下一點功勞,後來退役返鄉,官府讓他做了捕頭!
王承明可沒忘記這殺父之仇,後來有一次殷昱回鄉省親被王承明看見,王承明沒想到殷昱不但沒有死在發配途中或流配的邊關之地,反而還做起了我大乾的官吏,於是心中恨意更甚,他想方設法接近殷昱,隱藏在他身邊伺機報仇,這一次殷昱革除官職要被判斬首,王承明擔心殷昱死在劊子手的手裡讓他無法親手報仇,於是他憑著自己捕快的身份進了監牢,趁人不注意把他殺死了,而且他也沒跑,主動投案自首!”
萬語桐道:“這案子的確不好判,雖說自古有殺人償命的說法,歷朝歷代的律法也是這麼定的,但王承明殺的是一個死囚,而且他還是報殺父之仇,只怕那些深受孔孟思想影響的官吏們和百姓們都說他的行為是忠孝之舉吧?”
趙俊生點頭:“是啊!現任京縣縣令張天度審案之後給王承明判了一個斬刑,卷宗送到太守府之後,新任太守楊保年對張天度的判決持不同意見,把這案子發回京縣重審,張天度認為自己的判決沒問題,依照律法王承明犯的是故意殺人案,而且是處心積慮多年謀劃,性質極其惡劣,影響極壞,所以他直接派人把這案子送到了朕這裡!”
萬語桐道:“雖然我沒有做官,不過張天度這麼做好像不合規矩吧?就算他作為一縣主官有權把這案子繞過太守府直接上呈,也應該先遞到刑部,由刑部派人複核,確認無誤,給出意見之後再報到你這個皇帝這裡批示吧?他這次可是不但繞過了太守府,還繞過了刑部!”
趙俊生一邊吃著菜一邊說:“看得出來張天度受法家影響較大,他這麼做又有些過猶不及了!”
萬語桐問道:“那你打算怎麼處理這個案子?”
趙俊生道:“那當然是按照章程來辦,先把這案子送到刑部,索性把這案子進行公開,引起官民人等的大範圍討論,先看看刑部是什麼意見吧!”
次日一早,在城內的一家客棧裡,趙平把這座客棧包了下來,他帶來的皇城司捕快乾吏們都住在這家客棧裡。
趙平剛起來洗漱完畢吃了早飯,一個風塵僕僕的皇城司幹吏騎著馬來到了客棧門口,看見趙平等人,立即下馬跑進去道:“參見殿下,小人從長安趕到滎陽,又從滎陽趕到這裡來才總算找到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