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屋場地。後來想了一下,就隨便找了個地方。”
“這個地方好,這個地方好。是個出人的地方。學堂是公家修的,本來就是公家的大運道。隨便建在哪個地方,就能夠將哪個地方給旺起來。我過來就是帶興兒過來看看,將來他也要到學堂來唸書。”老道說道。
“小道長也來唸書啊?好啊好啊。是該唸書。”周茂林說道。
周茂林忙得團團轉,建小學堂的事情,裡裡外外都是他管著,忙前忙後的,說了兩句話就匆匆走開了。
“徒兒,你看這學堂咋樣?”老道問道。
“這學堂好不好,我哪裡曉得?”小道長看著四處挖得坑坑窪窪的,皺了皺眉頭,完全沒什麼好看的呀。
張喜來一看到小道長,立即衝了過來:“小道長,跟我去捉魚麼?”
“好啊,師父,我跟喜來去捉魚。”小道長興高采烈地說道。
“去吧去吧。”老道說道。剛剛碰到了張方清,說好了去他家吃飯。
張喜來家裡有竹甑,是仙基橋農家專門用來在溝渠裡捕捉小魚的漁具。操作簡單,上手即可使用。
張喜來與小道長一人提著一個魚簍,一個人扛著一個竹甑,另外還拿了一個用竹子做的一個三角形的工具,三角形的竹子上面套了很多竹圈圈。
仙基橋的稻田中間有一條小溪,小溪裡的水不是很大,水流也很平緩。但是可以看得見,溪流裡面有很多小魚在水中嬉戲。
張喜來雖然只比小道長大上一歲多點,但是捕魚的經驗非常豐富。在小溪裡選了一個很窄的地方,將竹甑迎著水流放下去。將兩邊堵上,讓溪水只能透過竹甑流下去。固定好竹甑之後,喜來便拉著小道長往上游走:“走,我們一起趕魚去。”
小道長這才知道了那竹子做的三角有什麼用。原來將三角形的一方放在水裡,不停地上下拉動竹子,讓竹三角上下在水中運動,那些竹圈圈便會在水中弄出很大的動靜。水中的魚就會被嚇得順流而下。兩個人輪流拿著竹三角趕魚,一直到了竹甑處。喜來飛快地將竹甑起了起來。立即聽到裡面嘩啦啦地響個不停,動靜大得很。
“哇!好多魚啊!”小道長探頭往竹甑裡一看,當時就驚呆了,只見竹甑裡面各種小魚仔、泥鰍、鯽魚,還有黃鱔。一下子就搞到了半魚簍魚。
第41章 老道也要出工
“道長,你怎麼也動手啊。”張方清見老道也拿起一把鋤頭加入幹活的隊伍,有些不解。
“興兒也要來這學堂唸書,我不能夠袖手旁觀啊。我年紀大了,也識不了幾個字。興兒到學堂裡來能多識幾個字。”老道笑著說道。
“那也不用你老人家來幹活啊。我們這麼多後生家在這裡,你們在一邊打氣助威就行了。”張方清說道。
“我求心安。”老道固執地堅持。
老道士下山的時候,就想著來幹活的,連鋤頭都準備好了。這鋤頭自從經過上次小道長煉製過一次之後,鋒利無比,老道有些愛不釋手。以前種菜都是天生天養,現在竟然經常去菜地裡鋤鋤草,完全跟仙基橋的老農一般。
這學堂建的地方是荒山。為什麼會是荒山呢,是因為這裡土質不好,非常貧瘠,而且土壤裡很多黃梅石(泥頁岩),土層不厚,一鋤頭挖下去,就能夠挖到黃梅石。黃梅石不是很堅硬,用來修路都嫌不耐壓。這樣的山上,就連茅草都很難生長,不變成荒山才怪。
這種荒山挖起來非常吃力,也就是仙基橋的勞動力充裕,就算是一點點敲,也能夠將這座荒山給敲平。
老道揚起鋤頭,似乎沒費什麼力氣,就將鋤頭挖了下去。
別人一看老道這架勢,估計鋤頭馬上就會蹦起來。土層太硬,村裡人都是先用尖利的鐵鍬將黃梅石挖開。鋤頭只是用來將這些土石挖進竹筐裡。
“噗!”
但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老道的鋤頭竟然輕鬆地沒入土中。輕輕一撬,一下子就挖下來一大塊。本來別人還以為老道幸運地挖到了黃土裡,誰知道老道撬下來的這一大塊,竟然全是黃梅石,還是一大塊一大塊的。
“這怎麼可能?”肖大江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老道卻不管周圍人的眼神,依然一鋤頭一鋤頭地挖起來。反正這鋤頭實在好用,根本不費力氣。要不然以老道這把年紀,可幹不了這樣的活。
周圍的人從一開始的吃驚到後面的心驚,但是他們卻覺得理所當然,沒有人會想到老道的鋤頭有古怪,而是以為老道用了道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