亙古傳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個皇帝會下這種承認自己失敗的逐鹿令。
二:就算下了逐鹿令,恐怕也沒有合適人選,因為有能力的自然會生出野心,這樣的人恐怕早就被皇帝處理掉了。沒有野心之人多半也是沒有能力的廢物,那種有能力,但是卻沒有野心的人真的存在嗎?
三:改朝換代之時,原本是全國數千萬,甚至數億子民汰弱留強選出最強最合適之人的過程,這樣人為的把選擇之人從全國縮成了皇親,這樣選出的人,真的有可能力挽狂瀾,內治亂民外御強敵嗎?
四:……
總之,有太多太多的不可能了。沒有人把這個祖訓放在心上。
直到300多年前,當時蒙古空前強大,古朝被逼到長江以南,以長江天險苦苦支撐,任何人都知道,如果讓蒙古人度過長江,那就沒有人能阻止他們。
但是久守必失,一次失誤,長江一個渡口失守,頓時朝野上下震動。
當時的皇帝絕望之下為了甩包袱,下達了逐鹿令!
逐鹿令一下,江南陷入了各自為政之地,猶如一盤散沙。
雖然有了光明正大奪取皇位的機會,但是皇族中人卻對這個興趣不大——你皇帝掌握整個天下時都打不過蒙古,我們這種掌握其中一地的人怎麼可能打過。
再說蒙古也不會給你時間慢慢來啊。
其中卻有一人例外,史稱武王。
武王見其他王族無心抗敵,派使者前去接洽,表示他願意亡命一博。
其他王族自無不可。
一月間,他就統合了大部分江南的人力。
統合好後,第一時間以大部隊引誘蒙古決戰。然後派出小股部隊挖開河提,把敵我雙方一起淹沒。
此戰,蒙古死亡20萬人馬,古朝卻因為大多會水,死得較少,但是也死了10萬人。
收攏殘兵之後又迅速攻打渡口,搶回了長江的控制權。
控制好外敵,慢慢梳理內部,勤練武力,休養生息10年後,彼落漲之際一舉揮兵北上,完復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