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 (第3/4頁)
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教四聖報仇,哪怕是身死飛灰也在所不惜……
可這三百年中,日日有太上老君在外面為自己講解著太清聖人大道,自己那原本有若磐石的心靈,也在慢慢動搖,甚至覺得,心中的怨念,都在那一天天的減少……
如今這太清聖人太上老君為自己講解那無上至道。每個人都有自己地道,可我多寶的道呢,在哪裡啊……
那位紅衣道人也是想起了自己的身世:自己本為那洪荒走獸之尊麒麟王的唯一兒子。億萬年來,日夜跟隨著父親在那麒麟山苦修,從不過問世事,終於在兩千年前,自己一舉達到了準聖境界。華夏
麒麟想道:自己聽聞洪荒多才俊,便拜別了父親,立誓要出來見識一番。那段時間,洪荒中也甚少有人是自己一合之敵。只讓自己好不愜意。千年前,自己竟然在三山關下遇見了那洪荒飛禽之首鳳凰的兒子孔宣……
麒麟為走獸之長,鳳凰為飛禽之長。一管天、一管地。就如那巫妖兩族一般,兩者也是相互見不得面……
自己便與孔宣賭鬥,誰輸了誰便替對方為奴千年……
那孔宣背後五色神光好生厲害,自己使盡全身氣力,用那麒麟**,與孔宣鬥了三日三夜。卻終究還是輸了一招……
自己,便按照賭約。在三山關下跟隨著孔宣度過千年時光,孔宣雖然從來都沒有為難過自己,但身為洪荒走獸之長麒麟的兒子,如此大辱,自己又怎能忘記……
麒麟又想道:三山關下蓬萊島與群聖相爭之日。也正是自己千年脫困之日,自己見到了孔宣在三山關下表現的實力,心道自己怕還還是無法打敗孔宣。
於是自己重新回到那麒麟山。苦修三百年又斬卻一屍,進入那準聖中後期境界。又向父親麒麟王討要了那塊天地間的第一塊令牌,後天靈寶玄墨令,決意要再尋找孔宣,一報那千年之辱……
誰知道,在自己來到這魯國之後,竟然發現了孔宣在這三百年間也是功力大進,還悟得了孔宣的大道,怕是自己,還是打不過那孔宣,雪恥之日怕是遙遙無期了,自己只覺心灰意懶……
正在這時,這位太清聖人來到了自己的面前,只寥寥數語,就點化了自己。華夏竟然還為自己講解那悟得地無上太清聖人至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孔宣有孔宣的道,我有我的道,可是我地道,又是什麼道呢?……
太上老君還在那念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太上老君將完這一句,只緩緩對著端坐在自己面前的多寶和麒麟道:“此上為我悟得的太清聖人大道也!共九九八十一篇,前三十七篇為‘道’,後四十四篇為‘德’,可取名為《道德經》也!”
只見天外一片七彩霞光飛來,徑直落大老君身上。
《道德經》與《黃帝內經》、《易筋經》合稱為“上古三”,是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寶典。
《道德經》乃是太清聖人太上老君闡述自己對天道的理解,從而達到對人道的指導。《道德經》對民族千百年來地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發生了深刻的影響,對民族性格地鑄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指導著後世無數的修真之士不遺餘力地探求其中的奧秘,尋求人類文明的源頭,深究古代智慧地底蘊。
多寶與麒麟在那喃喃自語道:“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老君也不打擾,收了太極圖,只閉著眼睛,彷彿自己也沉浸在自己的大道之中……
是啊,天之道,利益萬物而不加害;聖人之道,為萬民造福而不爭功。
多寶嘆息一聲,身形一閃,便飛進那太極圖中而去……
麒麟手中的那快玄墨令只微微發熱,散發著幽幽黑光。麒麟驀然驚醒,看著眼前地端坐的太上老君,麒麟行那三跪九叩大禮道:“老師在上,請受麒麟一拜……”
麒麟說完,只對著老君行了那三跪九叩大禮。
老君道:“以你身份修為,自也可為我弟子,不過你我之道各不相同,是故你不能為我親傳弟子,便為我記名弟子如何?”
麒麟自然知道老君的意思:麒麟之道,或不在那老君道家之下,是故老君不收麒麟為親傳弟子,好讓麒麟之學說自由獨立也!
麒麟心中大是感動,拜道:“敢不從老師之命?”
老君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