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技術落後,種收的比例十分感人,種一收十乃至種一收五是常有的事。
戰國時期的李悝在魏變法,那時一畝的產量是一石半左右。一石約合一百二十斤,也就是說魏國畝產一百八十斤。
但魏國的畝是以兩百步為長,一步寬的大畝,而齊國的田長只有百步,畝制只有魏國的一半,也就是產量每畝只有九十斤。
就算齊國的氣候稍好於魏國,又多用上鐵器,精耕細作一番,每畝能收穫百斤就頂天了。這可是鐵農具開始大量使用的戰國初期時的收成了,而在此時,好田裡收個五六鬥好像也不算少。
所以那時的孟子提出理想的社會是“一夫五口而治百畝田”,君主又實行仁政,輕徭薄賦,“不違農時,谷不可勝時也”,那就能達到小康標準了。
不過農人要徭役,不可能隨時打理農田。由於土地需要休耕,否則耕地的肥力會不足;又要種植桑麻,作為農事的補充。所以那時一年能種五十畝粟就不錯了。
收穫了粟米,再交上十畝地的十一稅,還能留下三千斤粟米當口糧,五口之家的日子就還能過得不錯,大概就可以隔上個月吃上次肉了。
但既然是理想,那就說明當時沒有那麼多田地,也沒有輕徭薄賦的統治者。現實中還是一夫不耕,全家都要捱餓,一女不織,全家就沒有衣服穿。
所以在農閒之時徵發勞役,役使民力不違農時也成為一個國君仁政的重要標準。農業時代大規模的戰爭幾乎都在秋收之後進行,為的就是秋收之後能有充足的糧食和勞動力去發動戰爭。
現在北方主流的農作物就是粟和黍。稻米主要種植於南方,麥子不脫皮磨粉時口感不佳,主要用於救荒。粟和黍據說是被小白的先祖神農氏所首先馴化種植的。神農氏是早期的一個部落首領,中國南北方都有關於他的傳說,也被叫做炎帝,也有人稱他為后稷。
粟是種淺根作物,比起稻麥來它雖然產量低,但它耐旱耐瘠薄,也不用深耕。在中國古代農業的發源地之一的黃土高原上,疏鬆的黃土十分適宜人們種植黍粟。黍粟不需要像麥稻那樣經常打理,只要經過播種、間苗就可以等待收穫了。
粟米本身有層薄薄的殼,但很容易就能脫下來,粱米的口感要比麥子要好。粟又十分耐貯,只要合理貯存,可以保持十幾年不壞,穀草又是牛馬等大牲口的飼料。
在沒有大規模興修水利設施的春秋時代之前,農業一直要靠天吃飯。氣候的變化,雨水的好壞,蟲害的多少一直影響著莊稼的收成。所以早期的人們需要大量貯存糧食,用以防備災荒。黍粟能耐乾旱貧瘠,粟米又耐貯存的特性使它脫穎而出,在農業社會早期一直是北方的主要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