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小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君上,吃點桑椹吧!”

齊國宮中的圃園裡,小白的女人們正跟在王姬身後採摘桑葉,準備用這些桑葉喂蠶。這正是王姬這個齊侯夫人展現自己對農事和桑蠶看重的時候,也是為齊國的萬民作表率。

王姬身著一身幹練的羅裙,手裡挽著一個裝桑葉的藤籃,笑靨如花。她邁著細碎而優雅的步伐,向小白款款走來,來到小白近前之後,向著小白屈身行禮,與幾名姐妹為小白奉上桑椹。

桑椹分黑白兩種,黑色的那種其實是紫色,但因為熟得透了,便會顯現點黑色,而白椹顏色較淺,但在品嚐來時會感到比黑椹更滋味。小白在聞到桑椹這香甜的氣息後,也忍不住大塊朵頤,不一會兒就連牙齒都染成黑色了。

周曆五月,國內的春耕已畢,但農家少閒月,還有一件事關緊要的大事需要人們為之而忙,那便是飼養春蠶了。春蠶長大成蟲之後,會吐絲結繭,經過繅絲紡織之後,長絲最終會變成絲綢,作為冠帶履;而短絲和那些碎頭,被稱為絲綿,又輕又軟,可以禦寒。

蠶是由中國的先祖率先馴化的,而第一個教民養蠶繅絲的人被認為是黃帝的元妃,西陵氏之女的嫘祖,她率先教民養蠶,使先民在皮毛、葛麻之外,最終又獲得了一種紡織原料。

被人類所馴化過的昆蟲只有兩種,一種是蜜蜂,它為人們提供蜜糖、蜂蠟,為人們帶來甜蜜;而另一種昆蟲便是蠶,人們將蠶在生命的末尾所吐出的絲,紡織成軟薄華美的絲織品,並最終在天下間普及開來。

蠶是由野蠶馴化而來的,而中國的先祖在四五千年前便學會了養蠶,當然那時主要依靠茂盛的桑林,可以直接在野外放養。由於在野外放養難以躲避天災和天敵的傷害,所以古人向便想到了在室內養蠶,也就是建專門的蠶室,於室內進行飼養。

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中國古代的小農經濟裡一直強調男耕女織,而女人們養蠶紡織便成為了她們的本業。在棉花普及前的歷代,農桑並舉這一政策一直都被沿續著,誰也不能否認。

而春秋之時的農業生產力不高,一個農人耕種百畝田一年所能獲得的收穫與一個女人紡絲織絹所獲得的收益差不多。所以明明是有封建的禮教層層束縛,但《詩經》裡還是描寫了那些因為婚後生活不幸而主動與男性分手的離異女性形象。

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詩經·衛風》裡的氓一篇裡,那個女性之所以敢踹掉那個負心漢,而去大追求自己新的生活,那是因為她有自己的經濟基礎。那名女子既然可以透過繅絲紡織來養活自己,那麼我們大概也能從中得知,絲織業的利潤還是很可觀的。

齊國因地處海濱,土地貧瘠多鹽鹼,而生命力頑強的桑樹卻能在這種鹽鹼地裡生長,這便為發展絲綢紡織業提供了有利條件。自太公時起,齊國曆來便主張發展工商業,通魚鹽之利,興女紅之業。女紅之業的發達是建立在齊國發達的桑蠶業上的,絲織品也成為齊國的根本產業之一。

齊國的絲織品歷來作為齊國重要的出口產品,其重要地位不在魚鹽產業之下,也是齊國官方所收取的稅負之一。而在小白即位之後,為了實現富國強兵,小白在農事上可是下足了功夫,這勸課農桑自然也少不了。

小白在前世裡養過蠶,也曾在家人的指導下見識過它們從蠶寶寶到化蛹的整個過程。儘管時間有些久遠,但有關養蠶的忌諱和選育良種的方法他還能記個大概。雖說桑蠶的養殖更多的時候還是女人在做,但小白也能借機混在裡面,指導幾句。

春秋之時的養蠶技術已經較成熟了,人們已經知道要建一處專門的蠶室,在室內養蠶。但由於為了保證蠶桑的生產,春秋戰國的先民們還是隻養一季春蠶,比後世春秋兩季採繭要少一季。

養蠶其實是個技術活,無論是將蠶布上的蠶籽孵化成幼蟲,讓那些黑色的小粒蟲吃最鮮嫩的桑葉,在幾周後,蠶經過變態發育之後,就變得白白胖胖的,並且直到作繭前才會停止進食。

而將蠶繭蒸煮繅絲,將絲線剝離之後,又放在機杼上織成絹帛,再由女工們用染色的絲線,將那普普通通的素色絹帛經過簡單處理,最終便可做成錦緞,身價何止上漲了上十倍。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利益,小白才會在齊國繼續延續自太公以來重視女工之業的政策,不但讓王姬等自己的女人率先垂範,齊國宮中這上千宮女也加入到採桑養蠶的事業裡來,就連他自己也在參與改良養蠶繅絲這一產業。

其它莫論,小白雖對養蠶的經驗也不多,但透過選取強壯的蠶種,用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七國駙馬

七國駙馬

南方老刀
馬漢山死了又活了,但軀殼裡藏的卻是穿越而來的另一個人。前世經歷太多的精彩,今生只想平平淡淡,命運卻讓他權傾朝野,義滿天下,情陷七國。幾多良將忠臣,演一出可歌可泣;幾許紅顏情重,完一段悱惻纏綿;幾分赤子之心,留一個泱泱皇朝!</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七國駙馬》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七國駙馬:</p>
仙俠 連載 40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