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走就走,三天後,龍飛和艾佳踏上自駕的道路。
5天以後,兩人到達工布江達
早上8點吃過早飯,沿尼羊河畔的國道西行先到拉薩。路程只有270多公里,路況很好,加上儘快到達拉薩的興奮心情,龍飛的車不由自主開的較快。
20分鐘後來到“中流砥柱”觀景點,只見一塊巨石挺立在湍急的尼洋河中,有一幢別墅大小,形狀像一枚帶紐的四方印章,上書四個大字:“中流砥柱”。
河水衝擊到這塊巨石上,濺起一片浪花,翻滾激盪,奪路而去。該石被當地藏民奉為神石,傳說這塊巨石是“貢色德姆”修身養性坐禪唸經時的坐椅,上面還種有夾竹桃。兩人下車合影之後,繼續出發。
過“中流砥柱”觀景點之後,開始一路上坡。
這裡早上7點多天才亮起來,所以8點半還屬於清晨。國道夾在兩邊大山中間,遠山如黛,山頂上飄逸著炊煙似的白霧;山下河水泛著瀝瀝白光,岸邊是綠樹草地,景色怡人。艾佳一路歡呼。
路上騎友們早早上路,飛奔的速度可以看出盼望馬上到達拉薩的激動;一群群犛牛在國道上自由遊蕩。馬、牛、羊、豬在公路上、大街上旁若無人、自由自在的行走。
沿路不間斷有藏式小別墅,上下一般各3間,成片的紅色屋頂,煞是好看。藏族建築外牆以白色居多,材料以當地的毛石為主,房沿上有二條約5厘米左右寬的紅、黑色帶,房頂上插著兩根樹枝上懸掛著“風馬旗”或者經幡,門廊簷下紅、黃、綠、藍原色豔麗彩畫。
當地居民崇尚白色,生活在皚皚雪山之中,喝白色奶,奉獻白色哈達,住房也用白色。從科學角度講,白色可抗拒高原上強烈的紫外線輻射。
主客觀因素決定了這裡傳統建築外牆應用白色的習俗。“風馬旗”,又稱“軍帆”,民居在房頂上插“風馬旗”的習俗,來源於藏王松贊干布為了獎勵家有參軍的藏民,而在從軍人員家的房子上面插只長矛,以示鼓勵和榮譽。
由於頑皮的孩子經常把房頂上的長矛取下來玩耍,長矛又是金屬製品,又容易被盜,後來漸漸的發展成為後來的“五色彩旗”。
紅、黃、藍、綠、白的寓意分別為紅火、黃土地、藍天、綠水、白雲,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通。旗子顏色的排序很有講究,最上面的顏色是根據家中長輩的生辰年月等情況確定的。
“風馬旗”現在已經失去他原本的意義,現在的居民一般都在自家新建的房子頂部的對角處插上兩束風馬旗,寓意祈福免災。
尼羊河流到工布江達後已經來到上游,前面的米米山口是她的發源地,米米山是拉薩河與尼羊河的分水嶺。
上游的尼羊河山高溝深,河流湍急,水體清澈,水色翡翠般的綠,濺起的浪花潔白,岸邊常有河灘草原,野花豔麗。龍飛赫爾艾佳禁不住這美的誘惑,停車下河灘,撿石頭、戲水。
車到松多小鎮,海拔4300米,有一個松多兵站和一個木材檢查站,轉過彎後右方有“松多溫泉”指示牌,前方是松多村彩色的房頂、高聳的移動訊號塔。
米米山是個非常重要的山,工布江達縣與拉薩的墨竹工卡縣之間的雅魯藏布江谷地之中,成為雅魯藏布江東西兩側地貌、植被和氣候的重要界山。
山之東的林芝地區氣候溫暖潮溼,植被茂盛,山之西的拉薩地區氣候乾燥寒冷,岩石易於破碎脫落,山體渾圓低矮。米拉山海拔5018米,山上常年積雪,孕育了西藏兩條大的河流。
來到米米山口,只見騎友雲集,五彩經幡橫跨國道,還有一座標有“雪域之舟”的耗牛石雕像,眾人紛紛在此拍照,龍飛和艾佳也不能免俗,跟著拍照。
翻過米米雪山,就進入了拉薩地區。連續幾十公里的下坡。並不很陡,過小鎮日多後,變成平路,45公里到墨竹工卡。
墨竹工卡也是一個小鎮子,只有一條穿越318國道的大街,兩邊是商店、飯店,街的盡頭有一個長途公交車站,聚集了許多居民等車。
飯後透過墨竹工卡安全檢查站時,順著國道走墨竹到拉薩近70公里的路程是沿著水流極緩的拉薩河前進,路面平坦,只是有的路段仍然是老柏油路,雀斑和皺紋較多,走起來並不輕鬆。
墨竹工卡前行47km到一個城市,有一座跨河大橋,心想拉薩就要到了,但一看是達孜縣城,那座橋是達孜的斜拉橋,距離拉薩市區還有22公里呢。
從拉薩林業檢查站開始,一路遠遠地就可以望到雄偉的布達拉宮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