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 (第2/4頁)
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己,反而多有援助。這在中國簡直就是不可思議之事。
這可是對外用兵,一個絕對會讓大臣們攻訐的地方。
不要說他一小小的藩王,就是為後人所共仰的唐太宗徵高麗,也為人所詬病,所阻。
早在唐朝建立的第二年,唐高祖冊封高麗國王高建武為遼東郡王。百濟、新羅也相繼貢獻方物,唐廷又冊封百濟王扶余璋為帶方郡王,新羅王真平為樂浪郡王。三國共受唐封,仍相攻擊。
公元641年(唐貞觀十五年),太宗在朝廷中發言:高麗在漢武帝時是中國的一部分。如果唐從海陸兩方進攻,高麗可能再被征服。642年,高麗發生政變,政客泉蓋蘇文殺死高麗王,另立王侄為王,自立為軍事統帥。該政客一向對以對中國強硬而著名。現在他執行更為獨立的擺脫中國的政策。此後,三個朝鮮王國的關係日趨緊張。
643年,自稱中國藩屬的新羅來報:高麗聯合百濟多方進攻新羅,並切斷了新羅貢使前往長安的線路。這威脅到唐的經濟利益不說,高麗分明就沒把大唐放在眼裡。太宗畢竟是一代明君,他先透過外交途徑勸說高麗與新羅言和。但執掌高麗大權的泉蓋蘇文不吃這一套,居然拘留唐使,直犯大唐皇帝龍顏。太宗決定親討這個有眼無珠、輕君犯上的國家。
正所謂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這是正當的。而且正義的。
然而,唐廷文武大臣絕大多數不贊成這一遠征計劃。太宗智囊團“團長”長孫無忌強烈反對任何遠征,褚遂良也力諫止徵。當時大臣李世績沒明確的反對。武臣嘛,立功進爵需要軍事行動成全的。
以前,朱棣只聽書生們說,還不覺得中國有什麼不對。但是在這幾天,特別是許仙說過:“戰爭。不要總是以各種藉口阻撓它,哪怕自己憋屈死,也要忍。沒有這種說法,國家養你們,本就是為了解決困難的,而不是讓你們製造困難……”
朱棣聽懂了。是啊!既然大勢不讓己方強盛。那麼肯定無論做什麼都是難的,所以才會請了你們做官。如果什麼都解決不了,一味強調困難,那麼要你們還有何用?
朱允文一心削藩,抓捕自己。改變他的想法難不難?但是他變了,不僅不再抓捕自己,反而支援自己……
於此。朱棣相信只要是許仙有辦法,不用自己懇求,自己的王叔也會出手的。王叔所做的一切,都是真心的。不過是建個城嗎?如果因此可以統治這裡的土地,其功之大,足以傳世。
“王叔,建了城,便可以擁有這些土地嗎?”不放心。朱棣多問了一句。
誰知,許仙搖頭說:“不知。”
這一下朱棣淡定不了了。這些土地是打下來了,但是打下不等於擁有。就像前面說過的,這三千里土地在中原王朝過來後,便立即覺醒了民族主義。極其的詭異。
即便有李成桂這個叛逆者在,他們還是覺醒了,這給了朱棣的大軍不少的負擔。如果不是朝廷支援,恐怕他已經呆不下去了。
“其實我們可以學忽必烈。”許仙皺著眉說。
“學忽必烈?”朱棣不肯定許仙在說什麼,而且他即便有所猜測,也不好接話。
因為1259年。高麗世子應蒙古要求入朝,前往正在四川前線督戰的蒙古大汗蒙哥軍營。當他到達六盤山時,得到蒙哥7月在釣魚城去世的訊息(正史說是染病,也有說是攻城時被宋軍打傷致死的),於是改道向南,正巧遇見從前線返回的忽必烈。此時忽必烈正打算回去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高麗世子此時前來覲見,無疑是一個吉兆。他十分高興,對部下說:“高麗遠在萬里之外,即使是英明如唐太宗,親征也不能使其臣服,現在高麗世子主動來歸附於我,這豈不是天意讓我即大汗之位。”
這樣的資訊,絕對會讓人想歪了。
許仙說:“不錯,學忽必烈,其實一開始高麗人也是反抗蒙古人的統治的,但是當元公主下嫁後……”
這段歷史是這樣的,當高麗世子主動歸降忽必烈後,忽必烈讓王與自己一起北行,共同抵達開平。不久,高麗高宗去世,高麗世子回國即位,這就是高麗元宗。但1260年元宗繼位後,國內並不安定,權臣林衍和金俊一直把持著朝政。而由於蒙古多次入侵高麗,高麗國內的反元情緒不斷高漲,對這位蒙古人所立的國王本就十分不滿,加上忽必烈南征南宋的時候,高麗又被迫為蒙軍制造戰艦,提供糧草,國人對親元的元宗的不滿達到了頂點。在這種情況下,1269年,高麗權臣林衍趁機廢掉元宗,擁立安慶公為國王。得知訊息的忽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