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沸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照見自己的影子,以為水裡有同群之鳥,往往就飛下去,淹死在水裡,故名鷹愁陡澗;只不過一年前,觀音菩薩因為尋訪取經人,救了一條玉龍,送他在此,教他等候那取經人,不許為非作歹,那龍只是餓了時,上岸來找些吃的;正好吃了我們的馬。”
孫悟空道:“觀音菩薩救的,讓他等候取經人,那不就是和我們一夥的啊!”
“正是!悟空!那龍現在在哪裡啊?”
孫悟空道:“第一次,他還與俺老孫打,盤旋了幾合;後一次,不論俺老孫怎麼叫罵,他也不出來,因此使了一個翻江攪海的法兒,攪混了他澗水,他就攛將上來,還要爭持,不過俺老孫的棍重,他遮架不住,就變做一條水蛇,鑽到水裡,找不著了。”
劉晨御劍飛到澗邊,大叫道:“敖閏龍王玉龍三太子,你出來,取經人在此!”
只見那小白龍翻波跳浪,跳出水來,變作一個人,踏了雲頭,到空中對劉晨抱怨道:“我昨日腹中飢餓,吃了你們的馬匹,那猴子仗著自己有些力量,將我鬥得力怯而回,又罵得我閉門不敢出來,也不提著一個取經字。”
孫悟空道:“你又不曾問我姓甚名誰,我怎麼就說?”
小白龍道:“誰說的!我難道不曾問過你是那裡來的?你嚷道:‘管什麼哪裡不哪裡,只還我馬來!’何曾說出半個唐字!”
劉晨笑了笑對那玉龍道:“這倒是孫悟空有些急躁了,不過不打不相識,我們還是……”
劉晨話還沒說完,天邊飛來一祥雲,觀音菩薩從南海而來。
小白龍趕緊到空中對菩薩禮拜道:“多謝菩薩救命之恩,在此久等,終遇取經人。”
菩薩微微一笑,上前一點小白龍的龍頭,將楊柳枝蘸了點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氣,叫聲“變!”那龍即變做唐僧原來的馬匹樣貌,又將吩咐道:“你須用心了還業障,功成後,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小白龍口點頭稱諾。
那菩薩香風繞繞,彩霧飄飄,轉身駕雲而去。
這孫悟空揪著那龍馬的頂鬃,來見唐三藏道:“師父,馬有了。”
唐三藏一見大喜道:“徒弟,這馬怎麼比以前還肥盛了些?在何處尋著的?”
孫悟空道:“師父,這不是原來的馬,就像剛才師伯說的那樣,觀音菩薩剛剛來過,把那澗裡龍化作我們的白馬。”唐三藏大驚道:“菩薩何在?待我去拜謝他。”孫悟空道:“菩薩此時應該已到南海。”
唐三藏就撮土焚香,望南禮拜,拜罷,起身與孫悟空收拾前進。
到了澗邊,劉晨對唐僧道:“唐三藏!這白馬乃是玉龍所化,能跋山涉水,若是有大浪,騎馬過河恐怕會被浪打到,可能會落到水裡,不過這澗水無浪,你騎上馬,我們直接從水裡過去就行!”
這馬如風似箭,不覺的就過了鷹愁陡澗,上了西岸。
一走就又走了兩個月的太平之路,相遇的都是些狼蟲虎豹,小妖小怪,無傷大雅。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又出發。
……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本章完)
第90章 廣智廣謀
書接上文,劉晨唐僧孫悟空白龍馬三人一馬一路向西,不覺到了早春時候,山林錦翠色,草木發青芽;梅英落盡,柳眼初開。眾人邊趕路邊欣賞春光美景,不覺太陽西墜。
劉晨用千里眼往前一看,山凹裡,有樓臺影影,殿閣層層。
唐三藏道:“師兄?前面是什麼去處?”
劉晨道:“前面是個寺院,我們趕快些,到那裡借宿去。”
唐三藏聽到是寺院,心裡一喜,策馬前來,果然是一座寺院。
那層層殿閣,選迭廊房,三山門外,巍巍萬道彩雲遮;五福堂前,豔豔千條紅霧繞。兩路松篁,一林檜柏。兩路松篁,無年無紀自清幽;一林檜柏,有色有顏隨傲麗。又見那鐘鼓樓高,浮屠塔峻。安禪僧定性,啼樹鳥音閒。寂寞無塵真寂寞,清虛有道果清虛。上剎祇園隱翠窩,招提勝景賽婆婆。果然淨土人間少,天下名山僧佔多。
孫悟空性子急,正要敲門,只見那門裡走出一僧來。頭戴左笄帽,身穿無垢衣。銅環雙墜耳,絹帶束腰圍。草履行來穩,木魚手內提。口中常作念,般若總皈依。
唐三藏見了,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那和尚也阿彌陀佛回禮,然後問:“不知閣下是從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