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哪怕趴在地上也要抱住身邊的鬍子,扳倒他,再用靴筒裡的短刀插入他的心口。
“殺!”藺柏大吼著砍下了一個鬍子百戶的頭顱,身上的白袍已經赤紅。
“啊啊啊……”藺嶽的雙斧在身邊旋轉,兩個鬍子被他砸得倒飛下城牆。
“去死吧,鬍子!我操|你奶奶的!”周狂的聲音在風雪中傳遍了整個隘口。
無數的守軍跟著他們一起高喊著殺敵,誓要將這些侵略者擋在城牆外,因為他們的身後就是大梁國,那裡有他們的家人,有他們世代生活的土地,絕對不允許這些侵略者進去耀武揚威的劫掠和殺戮。
戰爭從凌晨一直持續到正午,藺斂早就收到了戰報,可是他並沒有給三處隘口增兵,因為他所守的隘口是最寬的一處,也是地勢最容易攻打的一處,可是到現在為止,連一個鬍子的影子都沒有看見,他懷疑鬍子的大軍真正要攻擊的正是這裡。
午後風雪稍霽,鬍子沒有繼續攻擊,而是鳴金收兵了。
幾處隘口也開始收攏傷員,整備物資,預防下一次的攻擊。
戰後粗略統計,這一上午的戰事,共斬殺鬍子五千六百餘人,其中千戶一名,百戶十餘。只是因為一開始準備不足,守軍的傷亡同樣巨大,死亡三千九百餘人,重傷一千四百餘人,另有輕傷無數。
一些受傷沒辦法撤退的鬍子,被三個守將推到城牆上,一刀一個全砍了丟下城牆,這是邊關大營的慣例,即便是投降的鬍子也絕不手軟。只有朝堂上的那些官老爺才會嚷嚷著“有傷天和”,在邊軍看來,鬍子不把大梁國的人當人看,他們也把鬍子當畜牲看,這叫有來有往。
邊關的戰事很快就傳到了北陌縣,藺秋讓主簿把鬍子被打退的訊息釋出在第二天的報紙上。
這已經是《北陌報》的第二期了。
第一期的《北陌報》,因為一時找不到太多的文章,藺秋親自操刀,默寫了一篇《木蘭詞》,又給京城的福滿銀樓做了一個廣告,廣告上還畫了一個髮簪的圖樣。雖然因為油墨的調製比例有問題,一摸就一手黑,再加上紙質不好,稍一用力就會裂開,可是用現代的話來說,《北陌報》火了。
先是大眾最關心的邊關戰事,幾位守將的簡介,尤其是藺斂大將軍的傳奇故事,讓民眾頓時有了信心,是啊,藺斂大將軍可是我們大梁國的守護神呢!有他在,鬍子從哪裡來就得滾回哪裡去。
然後是之前養濟院的事情,按藺秋的吩咐,沒做任何掩飾的全盤托出。養濟院的管事是胡國奸細,躲藏在北陌縣偷運糧食和人口去草原。官府中的確有敗類,不過現在已經全被查出,下了大獄。雖然沒有做掩飾,可是透過文後的引導,民眾開始注意身邊是否還有胡國探子,每天都有人到縣衙報告有疑點的人,結果就是世家派來的探子全被查出來了。
主簿寫的京城遊記,教諭寫的勸學書,都反響不錯,連福滿銀樓的廣告也吸引了不少女子的目光,不過引起最多話題的卻是那篇《木蘭詞》。
雖然是默寫,藺秋還是把裡面的一些名稱給改了,比如黃河改成了北疆的黑河,關山改成了不遠的北山……他原本只是想著這樣比較方便理解,可是民眾卻熱血沸騰了,這分明就是一個女扮男裝打鬍子的故事啊,連女子都為國而戰,我們這些男子怎麼能在鬍子來的時候逃跑?!
不僅不能逃跑,我們也要打鬍子!否則連女子都比不上了!
《北陌報》第一期只刊印了一百份,分別貼在城門、衙門口和各大酒樓、茶館、藥鋪、書店等門口,結果第二天除了城門口還留著,連衙門口的那份都被人拿走了。
當天就有人到兵役處詢問,第二天城裡的駐軍地就圍滿了要當兵的年輕漢子,再後來滿腔熱血的年輕人乾脆結伴去邊關大營,打算加入守軍殺鬍子去,最奇的是,居然還有家中的老人親自相送,告別的話也很耐人尋味。
“我兒去到邊關,一定要多殺幾個鬍子,也好娶個花木蘭那樣的好媳婦。”
旁邊聽到此話的縣尉一臉的不可思議,就算是去到邊關當了兵,不訓練上半年根本不可能上戰場。還有這位大爺,你送兒子去戰場殺鬍子,就是為了娶媳婦?
別管那些去邊關的漢子是單純的熱血,還是想法奇葩,只北陌一個縣就有近千人前往邊關大營,後來這篇文章在北疆諸縣流傳開,邊關大營每天都有源源不絕的青壯前來應徵。
藺斂知道這事之後,忍不住對著手下的將領得瑟道:“嘿,我兒子,各個都是好樣的。”
只有藺嶽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