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再度收集起了五千餘潰軍,可面臨著隨之而到的聯合大軍,國都務塗谷城被一鼓而下。無奈三度出逃的涿鞮,只能亡命於荒山野嶺之中,終日誠惶誠恐,與半個月後被手下斬殺,獻首於劉憲帳前。
到此,車師才算徹底平靜了下來,而同時籠罩在西域上空長達幾十年之久的戰爭陰影也在慢慢的消散於無形之中。
只要漢軍還有能力掌控西域,那麼西域就亂不起來,如之前這幾十年般的廝殺戰亂,就更是不可能出現。況且,為了震懾西域諸國,或是更顯白的說是為了給之後的西域長史謀下一塊真正的立足之地,劉憲已經明白無誤的把車師前部這片肥美之地劃作了西域長史府的自留地,而交河城更是直接成了未來西域長史的駐地。
之前二百年中,漢軍或是如在柳中、高昌壁一般直接在一片無人曠野之中開立根基,已作為己方的屯兵屯糧之地;或是如班超直接駐紮在龜茲的它乾城,以此作為都護府(長史府)治所。
而像今日劉憲這番作為,直接圈出一大片地盤,宛若是新立一國的,卻是一個沒有。與之前的大漢諸位西域都護、西域長史相比,劉備軍下屬的這位,在權柄上無疑是要高出很多。
這不僅因為劉憲要給他留下三千精騎和兩千精銳步軍做後盾,如此一支力量,上任的西域長史單單憑此就足以在西域立足。更因為交河流域是西域有名的膏腴之地,糧倉之所在,這位西域長史可是完全能夠對劉憲劃出的這片自留地施行管理權,更有收錄稅賦和對下屬百姓居民的徵調權,如果理解不差的話,這位西域長史到任之後還可以看情況自行決定是否組建起一支規模在三千人左右的“土著軍團”,以來加強西域長史府對西域各國的威懾、掌控力度。
調和各國矛盾,維持絲綢之路的暢通;蒐集糧草,全力支援雍州戰局;明面上的兩個任務,以及背地裡擔負的監視、威懾長離、湟中兩地羌族,如此三大任務就是李恢這位即將到任的西域長史所要承擔的全部。
說不上萬分艱難,卻也不是輕而易舉就可以完成的。西域各國數十年的征戰廝殺下來,各國中的積怨錯綜複雜,想要用平和的手段維持大局,保證絲路通暢,沒有些必要的政治手腕是萬萬不行的。
而蒐集糧草,支援雍州戰局,卻也與頭一個目標——維護西域和平,息息相關。不將西域各國給捋順了,誰會賣給你糧食?他們各國有糧食還要留著養軍隊看家呢?
所以說,李恢明面上的這兩個目的是互相通聯的,能否做好做漂亮,就要看他的權術手腕如何了。
只要摸準脈門,手腕耍的漂亮,最多也就半年時間,西域長時間戰亂所以留下的問題就足以清理個大概,雖然不可能完全消除恩怨,但明面上卻足以保證絲路商道的通暢。做到這一點,李恢的任務全算是完成一大半了。
至於如何讓西域各國之間完全消除恩怨,那就不是李恢該操心的了,西域大大小小几十個國家,要是相互之間真正的消除了恩怨,那坐不住的就該是李恢自己了。
最後一點,看著長離、湟中。這一塊劉憲想到了,劉備、諸葛亮等人未必也看不到,在報往長安的信報中,他微微點了一下,那邊自然是聞絃歌而知雅意。本來以為在西域留兵五千太多了些的,這時候反倒認為少了點了。
最近一年來,湟中、長離的羌人表現很好,不但與劉備集團的聯絡在逐步加深,還順帶為涼州西部的防禦工作做了一把貢獻,替劉備軍擋住了湟中以南部分羌族部落的北侵。
但什麼事都要未雨綢繆,隨著馬騰、韓遂的隱退,漢人對於湟中、長離兩地羌族的影響無可避免的要受到影響,雖然有馬超的威名震懾,可單單靠武力壓服,與馬騰、韓遂幾十年接下的情分恩義相比,還是要差上一大截的。
況且,羌人實力並非只在湟中、長離,兩地以南的廣大區域中,也就是後事的青海一帶,還有大小無數的羌人部落在遊牧生存。瞄不準什麼時候遭了災,受了害,就會一窩蜂的向著涼州跑去,那時候湟中、長離不跟著添亂就已經是好的了,或許還可以從中說合一二,可要指望著他們出力攔截,那是絕對不現實的。
這種情況下,在西域駐留一支兵馬就是十分有必要的了。而且只要李恢能夠掌控住西域全域性,那麼在最壞情況發生時無論劉備軍主力能否及時迴轉,李恢都可以詔令西域各國,以手中兵力為主導組成一支實力出眾的西域聯軍,轉戰湟中乃至長離。
對於湟中、長離的羌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卻不可無,即便他們部落中許多子弟都還在劉備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