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處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限的理解。他堂堂一個秀才修為的文人,竟然用文力欺負這些普通人,那是不道德的!沒過盞茶時間,所有人都被他抓住,然後去頂水碗。讓人心中不禁暗罵:難怪她孃的準備了那麼多水碗,原來是早就有了這個打算啊!
“好好站著啊!不要亂動,灑了一地水,就要加一炷香時間!”
北宮伯玉搖搖晃晃的向樹蔭下寫東西的楊文走去,不再去看死士營那些士卒。
楊文穿著短袖胡服,挽著袖子,手中捏著一隻漂亮的胎毫筆在潔白的紙張上寫寫畫畫,神情甚是專注,以致北宮伯玉站到他身邊很久,他才發現北宮伯玉抻著脖子的滑稽樣子。像是寫完了,他也將筆放在筆架上,吹乾了紙張上的墨跡,怔怔有神。
融合了另外一個人的記憶,楊文所獲得的並不僅僅是海量的詩詞,讓他覺得有如天國一樣的震撼畫面,還有很多實用的東西,就如同新式的練兵方法,什麼立正、稍息、向左轉、向右轉、齊步走之類的。軍隊代表的是什麼?秩序、有素,令則行、禁則止,楊文怎看不到哪些方法的好處呢?
不過,楊文在紙張上寫的並不是有關於那些東西,而是一個陣型。死士營遊離在鷹揚軍之外,受命不受令,張曼成並沒有讓這些死士當長槍兵,也沒有讓他們做盾牌手,就是說沒有把他們劃分兵種,如此,反倒是給了楊文極大的自由,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將死士營改造。
“荊棘絞殺陣?還簡化了一下?”,北宮伯玉砸了咂嘴,他可不是什麼沒見識的,看了眼楊文畫出來的東西,便喃喃道:“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
歷史上有名的精兵很多,比如項羽麾下的江東子弟兵、東漢末年抗蠻急先鋒公孫瓚麾下的白馬義從、魏武帝的虎豹騎、陳慶之的白袍軍等等等等,太多的傳說流傳至今。在那些精銳兵馬中,史書上所記載不過寥寥數句且曇花一現的陷陣營卻歷來為兵家所難以理解。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支精銳部隊是少見的步卒精英,也是人數最少的,最考驗主將兵陣素養的精銳。何以當年高順被呂布剝奪軍權,陷陣營便泯然眾人?便因如此。千年來,無數兵法大家、名將大帥想要重現陷陣營的光輝,卻始終無法,可見一斑。
第一百七十三章聖戰來臨前
“陷陣之至,有死無生”已成絕唱,當年那支將皇叔劉備連同大將張翼德、還未成就半聖之資的關雲長,所率領的三千白耳精兵一戰破之的陷陣營,自從那位呆板無趣兒的主將高順隕落後,再不復存在。無論是誰,都沒有複製出那支兵馬的光榮。
那支兵馬所用到的陣法就是“荊棘絞殺陣”,一個複雜多變的軍陣,乃是多種小軍陣配合在一起組合而成。北宮伯玉手中的那張圖紙便是“荊棘絞殺陣”,但卻是簡化過的,因為在人數配置上,楊文沒有八百人,只有一百零幾個人。
仔細的琢磨了好半天,北宮伯玉搖頭說道:“荊棘絞殺陣歷來以複雜多變著稱,哪怕你將它簡化過,怕是也難以做到讓那些狗屎完全的掌握。單說這變陣,一人持刀,一人持盾,一人持矛,三人小隊的絞殺,就很難讓他們做到,尤其是你上邊寫的,不給這些人配備弓弩手,無疑完全放棄了遠距離攻擊,碰上善於投射的部隊,會被完全擊潰。”
“人數上劣勢的顯現,我研究了好幾天,才算看出來,陷陣營八百人的配備是多麼的合理,”,楊文道:“盾牌手身披重甲,只做肉盾,用來延滯、阻礙敵人的進擊。刀手同樣披重甲,手持鬼頭刀,負責近身搏殺,最為終結。長槍兵披輕甲,屬機動,遊離在三人小組的身側,或配合盾牌手延誤敵人,或配合刀手進行刺殺。記得鬼市地下城裡陰陽家玩的那個三才陣法嗎?這個三人小隊用的就是那方法,長槍兵佔據天位。盾牌手佔據地位。刀手佔據人位。三個兵種每個兩百人。剩下的兩百人形成第四個兵種弓弩手,眾所周知,弓弩齊發,形成規模,殺傷力才足夠大,所以,要將這兩百弓弩手單獨的調配出來,當與敵人進行戰爭時。三人小組的絞殺貼身肉搏,弓弩手便進行包抄、房間,或在戰鬥還未近身時,先放箭打散對方的陣型。”
“這番話我聽過,大意上都相同,不瞞你,我那位曾經的老子北宮良玉也想用荊棘絞殺陣打造新的陷陣營,他分析的與你很像,可做的時候非常難!”,北宮伯玉搖頭道:“不是一般的難。是非常非常難!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細節配合不到,就會出岔子。導致整個軍陣被衝擊一散。”
“那是他沒有領悟荊棘絞殺陣的精髓!”,楊文很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