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盟軍包圍基阿蘭後,看到的不是一隻士氣低落、絕望悲觀的部隊,而是一隻戰意高昂、在保家衛國口號感召下趕赴國難、悍不畏死的精銳之師。他們井然有序地在佈置著城防,甚至連普通平民,也自告奮勇地加入到修葺中來。人人臉上看不到害怕,反而迸射出強烈的對同盟軍的仇恨。在他們看來,自己國家已經很有誠意地認錯了,也盡最大努力彌補,可為什麼同盟軍還要咄咄相逼、非趕盡殺絕不可?原來,所謂的正義不過是藉口,說到底,還是他們覬覦雷巴爾的土地和財富。
偽君子遠比真小人更可惡!或許,國與國之間根本沒有所謂的誰是誰非,有的,只是無窮無盡的利益糾葛。那些單方面的戰前動員和宣傳或許很幼稚可笑,經不起辯駁,但有誰在意呢?只要能激勵士氣、鼓舞鬥志、鑑定戰鬥信念便足夠了。深諳此道的司徒亮利用傳銷似的洗腦方式將軍民心中所有怨念及壓抑(前任國王積下的:勞民傷財地發動戰爭、加重賦稅、橫徵暴斂、強迫青壯入伍、支援暗黑教團、屢戰屢敗、死傷無數……)成功地轉化為此時的戰鬥熱情,其之洶湧強烈、狂暴無匹,猶如超級火山爆發般驚天動地,炙熱的岩漿能吞噬和摧毀掉所有擋在它面前的生物!說實話,連賽斯坦自己都暗暗顫抖,心中有些害怕。若同盟軍就此撤軍,那麼得不到發洩的全城軍民說不定會因此毀掉自己!
基阿蘭城下,同盟軍擺開陣勢。七萬大軍,遠遠望去人頭攢動、延綿不絕,聲勢極為浩大。
陣前,所有同盟軍的主要首腦都集中於此,作為主帥的西格諾里正仔細觀察敵陣。
為什麼會這樣,明明已經窮途末路了,為什麼他們還有這麼高的鬥志?難道他們認為可以抵擋住本方的七萬大軍嗎?即使能抵擋一時,可基阿蘭孤城一座,又能抵擋連戰連捷、士氣正旺的七萬大軍多久?不久之後,西格諾里便會發現自己錯了,而且錯得很離譜。
西格諾里滿臉疑惑,身旁的阿魯姆卻是一臉擔憂。上次鬧得不愉快,大家不歡而散,更產生了裂痕。可畢竟他身為同盟軍一員,事事要以大局為重。削弱雷巴爾、永遠地解除大國威脅,符合自己國家蘭伽的利益。所以,他亦同意徹底打垮雷巴爾,才會忍氣吞聲繼續留在軍中。
“情況有些不對勁兒,雷巴爾軍隊的表現不符合常理啊。”阿魯姆皺眉道。
旁邊一人不屑道:“切,我當什麼啊,不過是雷巴爾裝出來的樣子,有什麼好怕?在我們七萬大軍面前,基阿蘭守軍的任何頑抗都是徒勞的。一旦我們發動進攻,他們就會立馬崩潰!”
阿魯姆極度鄙視他,不懂軍事的笨蛋,居然有臉在此大言不慚?更可怕的是,軍中和他持相同觀點的人不少,而且許多還是有戰鬥經驗的貴族將領。無奈啊,以前同盟軍處於弱小和困難時期,那時的軍隊組成乃各國在雷巴爾進攻下倖存或突圍的部隊,人數雖少,卻是經過考驗、戰爭洗禮的真正精銳。到後來解放祖國後,軍隊重組,來不及訓練完畢便迫不及待地展開反攻。誠然,從戰略角度上看,雷巴爾敗象已現,不趁這千載難逢之良機一舉打垮它更待何時?訓練不足,可以用實戰經驗彌補。許多原來各國的貴族也正是看到這點,紛紛加入復仇之戰。其目的不言而喻――搶功勞。關鍵是,他們中大多數屬於不懂軍事的那一類貴族,而對阿魯姆出言不遜的正是其中之一。也正因為是貴族,大家才有恃無恐。
很可笑不是嗎?困難之際不見他們這麼積極,可一旦痛打落水狗了,他們表現得卻比誰都活躍。最重要的是,同盟軍根本無從拒絕,他們的加入天經地義。不錯,他們為同盟軍帶來了聲望、號召力和足夠的兵員。但同盟軍的組成卻複雜了許多,同時亦將貴族不好的一面帶入軍中。人馬雖然比以前多了,可戰鬥力卻有降無升。
兵貴精不貴多,更遑論指揮系統混亂無比?司徒亮早就在對賽斯坦的獻策中指出了聯軍的弱點。現在更要加上一點,過多貴族的加入無異於雪上加霜,分薄了有能力貴族將領的權利。不錯,以西格諾里積累的戰功和威望足夠指揮所有人。但問題是,離真正的令行禁止還差得很遠,有太多不和諧因素了。
聯軍一路高歌猛進,在風光的背後實際上也隱藏著危機。究其原因在於:除拉古多尼亞要塞外,同盟軍遇到的抵抗實在有限。隊伍非但沒有得到足夠的鍛鍊,反而成了驕兵。順境作戰能夠氣勢如虹,可一旦遭遇逆境,那絕對不會有好結果。這樣的軍隊也缺乏攻堅能力,在攻打由雷巴爾名將、卡里烏之槍亞薩艾羅老將軍鎮守的拉古多尼亞要塞時便表露無疑。數萬人圍攻1000多殘兵,卻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