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墨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應一聲,先把張良帶來的雕版要來看了看。
沒錯,這東西就是上一世在博物館裡見到的雕版印刷,好像工藝還被評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
工藝是先在平滑的木板上,貼上好抄寫工整的書稿,雕刻工人用刻刀按上面的字雕刻出凸出的陽文。
印刷時在凸起的字型上塗上墨汁,然後把紙覆在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就留在紙上了。
看到李天順拿著木板翻來覆去看著,張良問:“李捕快,不知你準備如何改良?”
李天順並沒回答這個問題,將木板還給張良道:“張大人,我認為雕版印刷有四個最大的缺點,想和大人探討一下。”
缺點,還四個……張良用懷疑的眼神看向李天順。
自己掌管翰林院書局已有十餘年,對雕版印刷的各個環節早已駕輕就熟,這個李天順的詩詞和算術厲害他承認,但要說對雕版印刷有研究他可不信。
李天順笑了笑繼續道:“第一是刻板費時費工費料。
第二是大批木質書版存放不便,無法遠途運輸。
第三是有錯字不容易更正。”
“這也不算是什麼缺點,自從有了雕版就歷來如此。”張良道。
在他看來這些都是雕版印刷應有的特點,與缺點無關。
看著張良固執的表情,李天順也不急,繼續道:“最為關鍵的一點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印製新的文章,張大人您看我說的對不對?”
“這倒是,不過我們可以多派人手,不分晝夜篆刻。”張良還是保持著固有思維。
李天順又笑了笑,開始啟發式教學:“如果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字,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
印製時就把所需的活字固定在一起,為了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重複的使用。
至於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沒有準備,也可以隨制隨用……”
張良的表情從不耐煩,開始向著認真傾聽迅速轉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