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處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心裡也是有些竊喜,說了句“不理你了”便轉身出了教室。
這時,劉華揹著一個綠色的老舊軍用挎包,對秦殤說道:“我收拾好了,我們走吧!”
秦殤點點頭,說:“走吧,不過去車站時順路到我家也拿點東西吧?”
劉華以為秦殤是去拿洗漱用品之類的,也沒在意,就跟著秦殤到家裡,看他用牛仔書包裝了一個布袋,還有些其他古怪的東西,雖然好奇,但沒多問,倒讓秦殤對劉華的自律和淡定更加欣賞。兩人在外面由秦殤做東,簡單的吃了頓炒麵,就去趕最後一趟發往劉華所在鄉里的班車。
趕到時,車上已經是人擠人、人踩人,嚴重超載,兩人無奈也只好擠了上去,又是惹的車上大媳婦、老爺們一陣大呼小叫……
約一小時後,兩人下了車,又步行了半個小時左右,才到了劉華家。這是縣城南邊一個鄉,叫木森鄉,劉華所在的村子叫劉家村,與秦殤老家風俗地貌基本沒什麼區別,只是更加荒涼一些。此時天已經黑透,一路上都是漆黑一片,又靜悄悄的讓人心裡有點發毛。
但靠近劉華家的時候,越來越近的嗩吶聲還有沙啞的吟唱聲讓人感覺更是十分詭異,兩人同時止步,對視一眼,似乎明白了什麼事,急忙撒丫子就像家裡跑去。
原來昨天劉華與其母通完電話後,村長劉大頭就知道劉華想要說服劉母不要讓她妹妹去配冥婚,因為當時全村只有村長家有電話,所以當時劉大頭是在場的。他怕出什麼變故,便與婆娘一起對劉母進行勸說,劉母又是那種沒有什麼主見的人,很快就被兩人說動,答應了他們,而劉華的妹妹劉麗又非常孝順,不忍見父親癱瘓在床,也是咬牙答應了劉大頭他們的條件。
劉大頭知道劉華是個愣頭青,怕第二天趕回來破壞自己的好事,就定在第二天太陽落山時為兒子舉行冥婚,劉母雖然覺得太過倉促,想等劉華回來商量一下,但劉大頭說早就準備好了一切,晚上先放定(冥婚的放定類似於陽間婚配時的送彩禮),第二天再舉行儀式,劉母也只能點頭答應了。
於是,當天晚上,劉大頭就帶著幾人扎紅帶白的,將定禮送到了劉華家,只見劉能加上房中堂下的老舊八仙桌上堆滿了放定之物,一半是真綢緞尺頭、金銀財寶;一半卻是紙糊的皮、棉、夾、單衣服各一件,錦匣兩對,內裝耳環、鐲子、戒指及簪子之類的首飾。還有通訊用的“鵝籠”、“酒海”、龍鳳喜餅以及肘子、喜果,以及紙糊的衣服、首飾等冥器。由劉母清點完畢,晚上,就由劉家村的陰陽先生選定良辰,在劉華家門口焚化。
第三十七章 懲 惡
惡人自有惡人磨,有仗著家世顯赫欺壓良善的,也有仗著身手高強為虎作倀的,更有那貪圖錢財損人利己的,平日裡作孽多端,惹的天怒人怨,自己卻不會自覺警醒、痛改前非,終會落得個牆倒眾人推、樹倒猢猻散的淒涼下場。真可謂,一飲一啄,莫非天定啊。
話說劉大頭跟劉華打了個時間差,在週四晚上放了定。第二天,也就是週五下午,在秦殤與劉華兩人吃飯時,太陽就已經落山了,劉家村裡氣氛詭異,其餘人家都是大門緊閉,如果有人到這些人家去看,會驚奇的發現這麼早他們竟然全都睡下了。只有村長劉大頭家與劉華家張燈結綵,不過詭異的是兩家大門口掛著的燈籠是白色,裡面卻是紅燭。門口貼的對聯也是左邊用紅紙,右邊用白紙,橫批是紅紙白字。不明白的還以為兩家是既過白事,又過紅事呢。
在太陽最後一絲光線剛被西邊的黑雲吞沒之際,村裡的陰陽先生帶著劉大頭以及八個陽氣旺盛的青年漢子、還有三個負責吹奏單鼓、單號、單嗩吶的男子,抬著紅色的轎子,挑著白色的燈籠和掛拉,帶著全副金燈執事,伴隨著陰陽先生攝魂鈴的叮鈴聲,以及走三步撒一把花紅紙錢時“陰間續緣、陽人避退”的沙啞喊聲,浩浩蕩蕩又陰森無比的往劉華家而去。
劉母早已經為劉麗梳妝打扮好,給劉麗穿了一件大紅的鳳披霞冠,臉上塗的青白,詭異的是婚衣竟是紙做的,劉麗也是目光呆滯,任由劉母擺佈。待見得劉大頭的迎親隊伍到來後,劉母便在陰陽先生的指示下,將劉麗送上花轎,由劉大頭等人帶著準備齊全的金銀元寶、花樓斗子等紙活向劉大頭家而去,而劉母卻是大聲哭嚎著追出屋外,完全不是辦喜事的氛圍。
迎親隊伍到得劉能家東邊婚房後,將一應物事陳列於劉大頭兒子的牌位前。只見喜房裡供奉了“百份”全神,對面炕上設矮桌,供“新郎”牌位,前設蘋果、龍鳳喜餅若干盤。並有大紅花一朵,下綴緞帶上書:“新郎”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