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六娘子,這些年來,母女倆雖然沒有九姨娘、七娘子的慘淡,卻也默默無聞,在府中聽不到什麼聲音。若不是六娘子性情討喜,得到大太太的好感,恐怕會更黯淡。
八姨娘是四姨娘帶過來的丫頭,前幾年也曾得寵,生了個女兒,來不及序齒就夭折了,今次懷孕,卻是十分的巧,大老爺想起了到她房裡歇一晚,居然也就有了。
雖然是四姨娘的人,但楊家子嗣太少了,若是個兒子,大太太肯定要抱到膝下,因此,八姨娘也沒受到什麼刁難,平安住在七里香養胎。
進了二月,八姨娘的肚子漸漸地大了起來,每日裡卻還是吃什麼吐什麼。
大太太很煩躁。
“父親今年七十大壽。”她和大老爺商議,“十年前就沒能走開去賀壽,十年後,府裡還是這麼一攤子亂糟糟的,叫我怎麼走得開。”
大太太的父親秦帝師,當年教過了皇上,現在又教太子,德高望重,桃李滿天下,大老爺的這份前程,老人家出力良多。
“該去。”大老爺斬釘截鐵,“家裡的事,先放一放,老人家七十大壽,你這個小女兒不露面,怎麼說得過去。”
大太太就想到了二太太賞的那一碟子櫻桃與一碗茶。
大太太是秦帝師續絃所出,過了世的秦夫人一輩子就生了這麼個女兒,是當作掌上明珠養大的,幾個前頭的哥哥姐姐,對小妹妹也很照顧。
平國公許夫人和她就一向交好,二老爺和二太太的親事,其實是許夫人屬意大太太安排的。
原本的意思,是叫二老爺不要娶了媳婦,就和兄嫂離心。
瞧現在都鬧成了什麼樣子!
解鈴還須繫鈴人,二太太那頭的事,還是要許夫人出面才好說話。可這裡面的事,不是一封兩封信能說得清的,不當面和許夫人解釋,還叫姐姐以為自己排擠二太太。
她就下定了決心。
“二娘子轉眼就要出嫁,就不帶著出門了。”她猶猶豫豫地說,“反正嫁到京城,多的是和這些親戚見面的機會……我想著把五娘子帶在身邊,九哥,就讓他安心在家讀書。”
不論大太太怎麼疼愛九哥,到底不是她生的。
帶著庶子去給父親賀壽,怎麼看,怎麼有些不合適。兄姐們問起來也不好回話。
大老爺沉吟了起來,“二太太那邊……”
大太太臉上發燒!
大老爺一向很尊重自己,對這個不著調的二太太,從來也不多說什麼,怕的就是她臉上下不來。這還是他第一次提到二太太做的那些個上不得檯面的事。
“我想著,把王媽媽留下,讓九哥住到西偏院去,和七娘子也有個照應。”大太太輕聲細語地解釋,“也頂多是去上兩個月,連頭帶尾,最晚八月就回來了!”
大太太身邊的幾個管事媳婦,王媽媽是管財務瑣事的,梁媽媽是管人情來往的,梁媽媽呆在身邊,王媽媽留在府裡,很合適。
還有小廚房的曹嫂子……二太太要把手伸進大房的內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大老爺點了頭,“那你看,誰來照管家務?”
若是大老爺沒有說二太太的事,大太太還未必願意讓四姨娘照管。
現在她卻不好意思說別人了:大姨娘五姨娘是有氣的死人,七姨娘舞姬出身,八姨娘又有了身孕,不叫四姨娘管家,叫誰管?
“讓王媽媽和四姨娘一道照看吧。”她還是打了個埋伏,“八姨娘是四姨娘屋裡出去的,她照管,自然是盡心。兒女們的瑣事,平日裡也一向是王媽媽操心的。”
大老爺也沒有多說什麼。
還是很尊重大太太的。
大太太就慢慢地嘆了口氣。
#
秦帝師的生日在五月中旬,三月有桃花汛,說不準什麼時候就在路上耽擱住了。大太太定下決心要上京拜壽,第二日就忙碌起來了。
收拾行李,是丫頭們的事。當家主母另有事忙。
大太太把賬本給了王媽媽,“蕭規曹隨,再怎麼樣,八月我也一定到家了。”
五個月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王媽媽能不能把持得住府裡的局勢。
王媽媽低首沉思,一時沒有答話。
大太太眼裡就露出了滿意。
楊家身為江南豪門,主持中饋的主婦接觸到的,遠不止柴米油鹽這等瑣事。
雖然大太太不在,名門望族之間的應酬,多半不會找上門來,但管家一天,也有許多棘手的事要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