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潮弄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運特許,先斬後奏》最快更新 [aishu55.cc]
只要是人改卷,就有主觀意志,一篇文章好不好,考官的主官印象極為重要。
如果經義的理念得到主考官的認可,中舉的事便十拿九穩,如果正好與主考官的理念相左,那文章既是寫的花團錦簇,也是落卷、落榜。
孟行先不急落筆。
這次主持鄉試的是朝廷派下來的大員,自來南陽郡就深居簡出,免了一切人情來往,從不參加任何線下活動。
做出態度,表明為國取士,以此避嫌。
但訊息靈通之輩,早就知道其身份,便能根據其過往、文章、喜好,來判斷他的理念,以此投其所好。
朝廷既派這個人下來,其實也代表著目前朝廷的風向。
如孟行這般寒門弟子,螻蟻一般的底層,本來是沒有這樣訊息渠道的,科舉考試好似蒙著頭撞大運,有實力的部分,運氣的成分也很大。
孟行在中元宴以及百家宴上的活躍,終於也是有了回報。
昨日百花宴後便不同了,老郡守已暗中派人告知孟行今科主考官是何人。
要說再多,也是沒有的。
老郡守只是提點、投資,又不是幫兒子上岸,能提點已經很不錯。
“系統,調閱陳國中書侍郎吳林吳中易所有文章。”
“正在查閱……”
一篇篇文章出現在孟行腦海之中,小到吳林平日隨筆,參加聚會的詩作,大到此人當年科舉三試的所有卷子。
孟行一目十行,重點關注吳林近三年以來所有落筆文字、朝廷奏章內容來了解此人政見。
沒過多久,他便有了大致的瞭解。
此人是清河黨,是主張“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朝野積弊,反對權貴貪贓枉法。”的一派。
陳國新君即位三年,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廷新老交替,而清河黨已在朝廷之中佔據不少席位,可見新君也是新人有著新氣象。
孟行心中已經有數。
再看“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每個人看待見解不同,有的認為這是大智若愚,有的認為是明哲保身。
而孟行認為,邦有道則知,這裡的有道,極其狹隘,僅僅指自己才能被諸侯國國君重視,自己的政治主張能借國君之力被實現,無論是富國還是變法,只是一種士為知己報恩的情結,並未有家國天下的高度和情懷。
在分封制時代,一級只效忠一級,也就是隻知有將軍不知有國君,邦有道的道從何而來呢?
在他前世的春秋末期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就是魏國培養了大批的知識分子,稱士,但是這些士中很多都投奔了敵國,並最終反過來攻打培養自己的國家。
比較有名的魏國將軍吳起,是和戰神白起齊名的將軍,離魏赴楚,並反過來重創魏國;商鞅,離魏赴秦,一樣反過來攻打魏國。
一個士,被國君重用,思想和理念被諸侯認可,那這個諸侯國就是有道的邦國,這是道嗎?
邦無道則愚,在國家政治混亂的時候,裝瘋賣傻,躲避災難,不能說不對,但絕對不是什麼道,這和普通人或者說小人沒有什麼區別,趨利避害,人的本性而已,不值得誇耀。
格局太小者,不足以稱之為道,沒有為之獻身必要的不足以為之道,只不過是謀取名利的口號而已。
孟行的見解,其實與清河黨的政見有許多相同的地方,不過他認為人治完全不能解決朝廷積弊端,所謂“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朝野積弊,反對權貴貪贓枉法……”不過是一次次的迴圈罷了。
相比人治,孟行寧願相信冰冷的、沒有感情的系統來進行資源的再分配。
孟行有時候也在想,或許這就是系統選擇他的原因,但是這個聊天系統,又是誰創造的呢?
孟行搖搖頭,不再多想,此時距離進入考場已過了半天,別的秀才已經草稿都打了好幾篇了。
既然知道吳林的偏向和立場,那麼所作文章根據這一點來作即可。
孟行整理思路,既是振興吏治……他也不反對,雖不能根治,但緩解也是好的,故此,應該也能算一種政見相同?
到了這時,孟行仍舊還未動筆,他再次調閱其他清河黨成員的文章,以求全面。
這與他以往作這種考試文章追求四平八穩是一個路數。
一直到了傍晚,孟行這才睜開雙眼,提筆破題:
“蓋處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