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灰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聽說是建林酒樓和林家鋪子的小小東家坐鎮,又是輔國建安縣伯的弟弟,一下子,人群就散去了大半,要說這長安,除了朝廷外,信譽最好的就當數建林酒樓和林家鋪子,說一便是一,說二也絕對不會當成三的,有朝廷的詔書和輔國建安縣伯的弟弟這雙保險杵著,那麼詔書上說的便都是真的了,至於說榮譽稱號,許多人還是有自知之明的,短期內那是想都別想,而等到自己有實力了,相信也已經有人得到了這個稱號,那麼到時候,這個稱號有什麼好處,那還不是一樣就知道了?所謂眼見為實便是如此了,還是親眼見到的為真,講半天,聽半天,自己也未必能理解得了。 而且,建安縣伯的弟弟還只是個少年郎,小孩子麼,開始興致高,你讓他講也無不可,可要講多遍了,人家說不定心裡就煩躁了,要是自己正好死不死的在那當口撞了上去,可也太不划算了些,還是安心的去賺自己的錢罷。 事實上,剩下的一小部分人裡面,也有許多是已經信了大半的了,這些人都是這兩年才開始往來於長安做生意的,對王況在長安的影響力不是那麼的瞭解,不過他也從前面那些散去的人中瞧出了些端倪,因此,並不急著湧上去,而是推舉了一兩個人去問個清楚後,很快也就散了個一乾二淨,倒是把鴻盧寺的那幫小吏衙役給鬱悶得不行,你們難道就不多呆一會工夫,讓我們也好多點時間和王三郎親近親近? 新做生意的人,往往都是雄心勃勃的,知道這榮譽子民稱號除了不是屬於大唐籍的人外,其他的待遇,比如說稅收,不用再在十稅一或六稅一之外再徵收什麼“關稅”,又比如說在長安購置房產,也不用再來鴻盧寺報備了等等之類的,而且,如果說,假如大唐和他所在的國家開戰了,那麼他們也能憑藉著這個榮譽稱號而不會被殃及等等。這些待遇就如同那天上掛著日頭一樣,明晃晃的很是撩人,換一句話,他們有了這麼個榮譽稱號,在大唐境內,享受著大唐官兵的保護,可以有資格在西域行走的時候要求大唐官兵對他們的身家性命和財產加以保護而不用另外支付費用,這才是真正的實在好處。 西域馬賊多,如果有了這個身份,大可以少帶護衛,而選擇大唐官兵換防的時候隨著軍隊出發,這能省下一大筆的費用呢。而且,有了這個榮譽稱號,以後想入大唐籍,那就容易得多了。(這個時候,番外人想獲得大唐籍,比後世的米國綠卡還要難上百倍。) 總之,幾乎所有的番外商人,都是信心突然的倍增了起來,不管是穩重老成的也好,還是商場新人心高氣傲的也罷,全都卯足了勁,準備好好的大幹一番。 《討賊詔》下了之後,有些鼻子靈的,尤其是那些家中有關係的,都準備著趁這發兵的機會,也去鍍度金,混點功勞回來好封妻廕子,他們可都聽說了,這對東瀛發兵,那是建安縣伯的提議,既然是建安縣伯的提議,自己只管貼了上去就是了,沒有把握的事情,建安縣伯是不會做的。 可他們左等右等,就是不見朝廷有徵兵令下來,也沒有調派其他軍府的兵的意思,除了兵部發運了些琥珀糖和行軍餅去建安,除了工部和兵器監發運了些器械刀兵往建安外,就沒見有任何的動作。再仔細一打聽,結果倒讓他們吸了一口涼氣,娘咧,建安竟然富裕到了如此的地步?竟然可以以一州之力支撐起一場遠征戰事?那琥珀糖和行軍餅及器械刀兵,還不是建州要求的,而是朝廷擔心建州一時間補給跟不上而調撥的。敢情人家建州鎮軍只要求一個師出有名來著?只要給個名份,就能把倭人給打趴下了?建州鎮軍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強大了? 自然不會有人傻到懷疑王況有二心,建州鎮將那是李老尚書的長孫,李家的忠心那是不用說的,朝廷上下,如果說有人懷疑李家的忠誠,那麼全大唐,估計也沒幾個忠心的了。而福州水軍的校尉,又是太原王家的人,大家都知道,太原王家和建安王家可有些不對付,太原王家想讓建安王家歸籍,人家建安王家就是不賣帳,所以說,要說太原王家和建安王家勾結,那也不可能。而且,建州的第二把交椅,那還是長孫家的子弟在坐著呢,有這麼幾個因素在,誰會傻到冒出建安王家養兵自重的念頭來? 再說了,人家王二郎寧願呆在建安,也不願意來長安,說明什麼,說明人家心根本不在朝堂上,想要得到重用,還有什麼途徑能比得上呆在天子眼前,天天在皇帝面前晃著的更方便呢?憑心而論,輔國建安縣伯的功勞,如果放在任何一個世家子弟身上,封個國公都沒什麼問題,可人家,從來沒有爭過功勞,更沒表過功,從來都是朝廷賞什麼,都樂呵呵的接下,不要說其他人,如果有人跳出來說建安王家有二心,恐怕那些個國公郡公們就全都要對這人口誅筆伐起來,這裡面,還要包括那個心胸不是那麼開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