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灰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不用唐儉回答,李世民早就知道鑄錢的本錢巨大,先不說銅的損耗,光就是每十三枚銅錢就要用掉一個泥範(澆鑄銅錢的詳細情況,大家可到網上查,每模十三錢是極限),而做泥範又是個精細活,得熟練的工匠做得的泥範成品率才高,一個工匠一天頂了天的能做出一百個泥範就是好的了,而培養一個工匠的耗費也是巨大。 而錢價卻是與銅價相當,如果錢價高過銅價太多,則會有私鑄錢的大量興起,導致銅錢貶值,可以說,目前的一枚銅錢所用的銅量,那也是經過多次驗證比對後才確定下來的,只有這個分量,才不會有人願意去私鑄銅錢,誰吃飽了撐的幹這虧本的買賣?只有那些需要大量銅錢,而又一時間難以兌換出來的人才會不得不去私鑄銅錢,不是所有的商家都能跟各大世家及王況的產業一樣,吃了豹子膽,銅錢也要,銀子也敢收的。 而朝廷也明明知道這樣的情況,對世家大閥們的作為只能是睜一眼閉一眼,如果銀的產出要是夠的話,李世民還更願意全部用銀來取代銅錢了,之所以要規定必須用銅錢交易,還不是因為銀子太少?可以說,大唐每年所創造出來的財富,有很大的一部分就這麼被銅錢這個無底洞給吃了。 現在有了機會,有了用銀錢取代銅錢的機會,李世民心裡其實很是想抓住的,大唐並不是那種循規蹈矩天天嘴上掛著仁義道德的朝廷,李世民就更是將開疆拓土作為他所追求的功績,以前是不知道哪裡產銀,想打也沒個目標,現在好麼,知道哪裡產銀了,而且又有了個出兵的絕佳藉口,再不抓住來,那就是傻子了,只是他作為帝王,面子上還是要講一講的。至於說現在長安傳言說東灜產銀,李世民決定等退朝後,讓李治去問問王冼,要說這傳言裡沒有王家的影子,他才不信呢,怎麼這麼巧,你這邊上奏摺建議打東灜,那邊就傳開了東灜產銀? 李世民想抓機會,唐儉卻比他還想抓機會,作為從勸諫李淵起兵反隋的一大功臣,唐儉骨子裡比其他文官好戰得多,自他投了李唐以來,每次碰到打或不打的爭論時,他絕大部分的時候都是站在打這一邊的,當初剛太原起兵不久,攻打霍邑之時,天降大雨,連日不絕,唐軍糧草不繼;偏又禍不單行,此時又有流言說是突*厥乘虛而入兵臨太原城下,一時間軍心浮動,就連當初也是主戰派的裴寂也勸李淵罷兵回太原防守,就是唐儉力排眾議,力諫李世民主戰,結果使了一招引蛇出洞,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霍邑輕巧的拿下。 因此上,唐儉就是以勸戰而起家,並同樣以勸戰而發家的,本來麼,他都是在大家反對開戰的時候才會跳出來說要開戰,今天沒人反對,他自然也就樂得清閒躲一邊看熱鬧,哪知道程知節卻是知他好戰,別人不挑,就專門挑了他出來。如此一來,文官中的領軍人物裡,至少有一半是主戰的,那麼發兵就不可避免了。 李世民也是知道這一點,所以,很是讚賞的瞟了一眼程知節,這個老傢伙,越來越會知機了。 唐儉這個時侯是以中書侍郎領的民部尚書,按說這鑄錢是屬於工部管,但工部同樣也是歸他管,所以王況得知後,就說了一句“所謂民工尚書便是如此了”,結果就傳了開來,時人都稱唐儉為“民工尚書”而不是稱呼他為相公,程知節故意說他是“尚書”就是擠兌他這個稱號,只是大家都不知道“民工”其實在王況心裡有另一個意思。 “稟陛下,這鑄錢之本,每百文超過百二十文卻也沒錯,但是銅錢的運送和保管卻也是所耗巨大,車馬人手,押解的兵士,無一不是用度驚人,因此這銅錢從鑄造到流散到市上,所需的本錢,早就超過了百三十文了,如若以銀錢替代銅錢,則每年我大唐可因此而省下許多的開支,從此國庫充盈社稷無憂了。”既然點將點到了他頭上,那麼唐儉就不能不急了,每次工部尚書閻立德總找他抱怨,希望他能從民部多撥付一些給工部,反正對唐儉而言,都是你管的,不過是從左口袋挪到右口袋而已,沒什麼區別。 而閻立德又是魏王李泰之岳父,加上兩人的爵位一樣,都是郡公,唐儉也不好拉下面子來訓斥,只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現在好了,有著這麼個大好的機會,以後不用再天天聽牢騷了,他當然也要及時的抓住,因此,明明程知節說的是連運費算在一塊每百文才超百二十文的成本,從他口中出來就成了超百三十文。 唐儉心裡篤定得很,皇帝要戰的心其實早就下好了的,所缺的只是個“民意”和藉口,只是需要朝中重量級的臣子為其造勢,而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他們一看就是支援發兵的,不然他唐儉也不會躲一邊看戲去。好吧,既然把某給揪了出來,某就把火燒旺一些便是了,反正他這話出口,閻立德絕對不會跳出來反駁挑刺的,要挑刺,那以後就他自己解決問題了。本小章還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