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灰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貞觀十四年的下半年剩下的幾個月裡,發生的幾件大事,都和王況有關。 第一件就是從建南軍傳來好訊息,找到了一條特大金礦,據有經驗的礦師估算,其富礦程度雖然無法和遂昌金礦相比,但總儲量和遂昌金礦不相上下,而且,建南金礦還有一個是遂昌金礦比不上的,那就是經過一個旬日的試探性開採,礦工們發現,建南金礦竟然都是粗大的顆粒金,那小如頭髮絲的砂金幾乎沒有,換言之,建南金礦的開採成本要比遂昌金礦低而且開採速度更快! 只有王況知道,遂昌金礦的儲量真說起來比建南金礦還要高,試想一下,一個開採了一千多年還是富礦的金礦怎麼是一個才開採了幾百年就面臨枯竭的小礦能比得上的?遂昌金礦的特點就是礦脈比較分散,並不是相連的,而建南金礦則只有相連著的幾條礦脈,採完就沒了,人們現在也不過只發現了兩條遂昌礦脈而已,還有不少的礦脈必須得等到前面的開採完了後,再進行一次次的剝離才有可能被發現。 而且,遂昌金礦可不是單純的金礦,而是金銀礦,銀的儲量比金還要高出好幾倍去。 當然王況不會傻到跳出來說,你們都錯了,遂昌金礦遠不是建南金礦能比的,一個是王況真要這麼說,那才妖孽了。另一個就是建南金礦大,正好能吸引了人們移居建南,從而為將整個呂宋及周邊島嶼拿下打好堅實的人口基礎和經濟基礎。 正如朝廷所擔心的,建南找到金礦的訊息並沒瞞住那些建南土著,更沒能瞞住那些已經在呂宋定居了幾百年的先秦移民,在得知金礦之後的日子裡,建南軍並不平靜,不管是土著也好,先秦移民也罷,都想從中分一杯羹,前前後後和建南軍爆發了無數次的衝突。武元慶也不是窩囊廢,這時候的他就顯示出了武家鐵腕的一面來,對於膽敢衝擊建南軍,衝擊金礦的人,那些對李唐存了恨意的土著一個不留,前秦移民則被生擒了往礦上一丟,當苦力去! 他這是學了王況的辦法,同時,內外有別也是李世民一慣的方針,凡有炎黃血脈,或者說承認自己是中華子民的,不管你認不認李唐皇朝,通常都能被網開一面。而對外族,那就不是那麼客氣,如果抵抗強烈的,抓到就殺,抵抗程度低的,則丟進大牢,或者打散了流放到偏遠地方去,任其自生自滅。 李唐所認的中華子民,並不侷限於漢民,而是包括了所有尊中原文化為正統,並且心向往的,不管你是胡人也好,安息人也罷,全都算。因此在長安就有不少的胡人,韃韃人及安息人等,有些還是金髮碧眼的,都取了漢姓,或者說將其名取前一個字為姓,定居了下來的。 建安的遏躍根就是如此,本來他族中並無姓,只有名,但他來到中原後,就以遏為姓,後來他將族中老小都接到建安後,族中老小也都以遏為姓。不止他一家,後世許多的姓氏其實都是從胡姓中演變過來,比如說尉遲後來就演變成了尉姓和遲姓,一個原本是胡姓的,最後成了漢姓,這樣的情況不勝列舉。 五千的建南軍戰力上當然沒法和侯君集的安西軍及李世積的幷州軍比,就更不要說和如今已經被公認為戰力第一的建州水軍比了,但是大唐軍隊的裝備之精良,又哪是那些土著和先秦部族能比得上的,再加上五千大軍一列,隨便幾個部族也湊不出同樣數量等級的軍隊出來。 大唐軍並不擔心那些部族聯合起來,再聯合,如果沒有統一的排程,也是戰力提高不到哪裡去,況且,這些部族即便是聯合了,倉促間只靠了金錢利益的簡單紐帶,很容易是個個心懷鬼胎,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的,只要稍微加以分化,拉一批,打一批,聯盟很快就散了,形成不了戰鬥力。 李大膽在呂宋也已經開好了一家酒樓,一個商行,天天飄著香的美食無時無刻不在勾引著那些土著和先秦移民的腸胃,許多新奇的做工精巧的生活器具也是讓他們眼饞不以,而且那些南來北往的大唐海客又經常的吹噓說做一個大唐子民有多好多好,到了外面,只要一報是天朝子民,那些番邦人馬上就是恭恭敬敬的,生怕得罪了唐人,而使得天可汗枕怒而步了東瀛的後塵去。 因此,漸漸的,開始就有人打起了歸附朝廷的主意,當然最先行動的就是那些建南軍軍鎮建立起來後為了方便做生意而移居到城裡的先秦移民,比起大唐子民來,先秦移民更是看重家族利益高於國之利益,只要家族能好,管他是誰當皇帝。 從發現金礦到引起衝突,不過是一個多月的時間而已,但從引發衝突後建南軍內外有別的鎮壓開始,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有兩個小家族宣佈接受大唐的管轄,聽從唐廷的調配,上交家族成員名單登記造冊,並且也將地契在建南軍備了案,從此那些地就是大唐屬地,其他人所是敢犯,那就是對整個大唐的挑釁。從此這些人就都是大唐子民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