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小灰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越是遠離了長安,孫思邈就對王況越是好奇。 他想不明白的是,明明從長安到建安,是個苦差,自己也已經跟陛下說得很明白,這去建安,是要越快到越好,一個是他覺得王況的“病情”,既然是絕症,那是越早診治越好的;另一個是這是夏天,是冷熱病的高發季節,尤其是大江兩岸的州縣,每年夏秋都要因為這個而死不少人,如果能早一天得到治療冷熱病的法子,早一天的返回大江兩岸,那麼今年就可以少死不少人。 他也是聽到過李世民的吩咐的,一路上要馬不停蹄的走,遇到有阻攔的,直接拿出詔書喝斥下去。 長途跋涉萬里,絕對是個苦差,可他沒想到,隨著帶領去軍營挑選隨行軍士的小校尉進到軍營後,一聽說是去建安,竟然有不少人為了爭到去建安的名額而吵得面紅耳赤的。難道說,現時大唐的軍士都已經修煉得堪比聖人了,如此的高風亮節?有苦有難爭著去承擔? 驚奇的還在後頭,出發後,這些個軍士馬伕,基本上都不喜歡去驛站吃,也不喜歡去市鎮上的食肆吃,都是到了點,找個僻靜的野外荒地埋鍋造飯,在孫思邈看來,這些個軍士哪裡像是可以衝鋒陷陣的悍兵,更像是伙伕,個個都能做得一手好吃的,什麼竹筒飯,叫化雞,烤魚,烤肉,幾乎人人都會那麼一兩手,就連給他準備的素食那也是豐盛得很。 問過才知道,這些軍士裡,大多都是去過建安的,而且有的還是去過幾次的,他們說,這些可都是從宣德郎手中學來的,並不無得意的炫耀,現在,只要他們身上帶了火鐮,那想餓到他們,是千難萬難,這天下萬物,有多少可以吃的,他們不知道,可他們知道,身邊的許多東西,隨手整整,就是美味,要葷有葷,要素有素。 有的軍士還當場示範,只見他拿了根樹枝,將一頭削尖,找了塊土三撅兩撅的刨開,然後手一扒拉,就給他從土裡掏出了一條拇指粗的白色蟲子來(這是知了的幼蟲,知了幼蟲要在土中生活好幾年,然後才出土蛻繭,活過一個夏天就死了),用根小竹籤一穿,水一淋乾淨,在火上一烤,抹點油灑點鹽,就送到嘴裡吃的津津有味起來。 孫思邈是道家人,可他身為醫者,要嘗百草,有時侯連蟲也是要嘗的,所以,道家戒律對他而言,無所謂遵守不遵守,只不過是能不破就不破就是了,但是常年在外,有時侯找吃的,那也難免偶爾的嘗一嘗葷。 這一路來,也有那第一次跟了徐國緒去招王況的軍士在裡面,跟孫思邈繪聲繪色的講當初宣德郎是如何如何的把個悟能行者訓的啞口無言,如今悟能行者是拜了宣德郎為師的,只不過是宣德郎不認他這個徒弟罷了,又說,打那以後,悟能行者已經不戒葷腥了,都是有什麼就吃什麼。 再想問什麼,那軍士就說不出所以然來了,只說是宣德郎將天下萬物分為了動物和植物,人是動物,菜蔬花草是植物。為什麼這麼分,理由是什麼,依據是什麼,這些軍士都說不上來。他們只是從字面上理解,需要植於土中的為植物,其他的就是動物,按這麼分去套的話,倒是基本沒錯。 因此,孫藥王也難得的第一次在食物豐盛的時候開始嘗起了葷來,這讓他的隨從倍感驚異。 到了池州,這些個軍士就在船頭上打出了一面旗子,旗子是用一塊白葛布胡亂的綁在杆上的,上面也是臨時的歪歪扭扭的寫著“建安”二字,可也怪了,往來的漁船,一見到這兩個字,就紛紛的往孫思邈他們的船上搬東西,什麼魚乾了,或是新鮮的魚獲了等等,基本上都是漁船上有什麼吃的,就都是一股腦的往這裡搬,軍士們也是坦然收下。 問及原因,有軍士就指著不遠處的漁船道:“老神仙請看。” 孫思邈一看,那些個漁船面朝大江方向,圍成了個半月形,漁民並不急著撒網,而是手中拿了根木棍,在船幫上敲那麼一下兩下的,彷彿就這麼敲,就能讓魚自動的往船上蹦一般。 “他們這是做什麼?”孫思邈的隨從不解。 “且看下去就是。”孫藥王畢竟見識廣,知道漁民們這麼做必定有其道理在,不可能就這麼幹站著的,漁民不捕魚就不叫漁民了。 這中間不斷的有漁船加入到半月圈裡去,把整個的半月基本填滿了,而且這些新加入的漁船在停下來後,都會用木棍敲一下船幫,然後就也靜靜的等著。 軍士們將船停在了半月圈之外,掌船的解釋道:“得等一柱香工夫,咱們的船才能過去,不然他們這一網就落空了。” 半柱香工夫,就見的遠處的江面上掀起了一條白色的浪花,浪花也是成半月形,圍攏著向另一個半月的漁船移來,這時候,圍成半月形的漁船上的漁民這才紛紛下網,他們下的網也怪,不是那種丟擲去後從水面上蓋下去的倒著的鬥狀,而是一個開口朝上的兜狀,一邊低,三邊高,口邊是用了或是竹竿或是木棍撐開來,將低的一邊向外順著船幫下到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我的姐夫是太子

我的姐夫是太子

上山打老虎額
仙俠 連載 212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