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小灰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玄奘回唐後,最要緊的就是整理他帶來的整整兩大箱貝葉經和他一路所記錄下來的行程趣聞等等,這對目前的玄奘來說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浩大工程,真實的歷史上,就是他到圓寂之前,還在堅持著翻譯經書,最後這個工程還是他的弟子在他死後才完成。 在王況看來,玄奘歸唐後,哪怕是翻譯經書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講經,一個原因固然是要將他對佛經的理解,將大唐佛門和西域佛門的不同觀點呈現在世人面前,讓大家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辯,從而使得大唐佛法更加精深;而另一個原因則恐怕是他自己一人力有不逮,以玄奘那出家的小寺廟的人手來協助他是遠遠不夠的,所以他要擴大影響力以尋求更多的支援和幫助, 現在機會就擺在玄奘面前,在大樓船上遠遠的看到鶴立雞群的李世民幾個人,他哪裡會肯放過,必定是要上前來問候一聲的,哪怕沒有得到支援,至少也能混個臉熟不是?王者,不都在長安待著的麼?見過一次面後,第二次見面再開口,那就容易得多了。 王況示意了下幾個千牛衛,幾個千牛衛士便紛紛的往外挪動身子,將人群隔了開來,王況這才笑著對李世民道:“陛下,某來幫您介紹下,這位,便是玄奘大德,洛陽淨土寺高僧,貞觀三年,從涼州一路西行,途經高昌等西域諸國,跋山涉水,不畏艱難,終於到了天竺,取得真經,如今歸來,可喜可賀。” “貞觀三年便出?那二郎你又是從何知曉?哦,是了,朕知道了,你在那洛陽的幾處產業也不是吃素的,那麼多人湧去,總歸會是有人談到此事,且那悟能大德又是尊你為師,同在洛陽,別人不知玄奘,悟能大德又豈能不知?”李世民開始是驚奇,但一想起自己和王況在甲板上的對話,就又自顧自的幫王況找了不少的理由出來。 王況這邊介紹,玄奘那邊的臉色可叫個精彩,眼前的這幾位裡,其中一個竟然是當今聖人?另一個年輕的郎君似乎和聖人關係密切,是聖人的臂膀?而那年輕郎君不僅一口道破自己的法號,似乎說的話還是在偏幫著自己?難道他知道自己需要幫助麼? 正想著,王況又說話了:“陛下,玄奘大師這一路西行,沿途可是見過不少風土人物,山川地理呢,可玄奘大師所在的淨土寺只有僧人十數,大多還是沙彌,而這翻譯經文,卻是個浩大的工程,某建議由朝廷撥付銀兩在長安為玄奘大師專門修個經院,遍召天下大德,一起來協助玄奘大師完成這個盛舉。國緒,你那內府似乎在長安還有不少被你提前盤下的產業罷?許多地方,若是某沒記錯的話,還是空閒著的呢。” 李世民雖然尊佛,但那是對佛門的一種回報,並不代表著他真的信佛,可王況所說的山川地理,風土人物這一句吸引了他,作為一代帝王,尤其是在被王況那一句世界上除了大唐再無他國而激起的雄心壯志之後,對這一點尤為敏感,回鶻滅了之後,下一個就應該是高句麗了,而當高句麗滅了之後呢,不用說,當然是平定西域,一路殺向西去,所以,玄奘一路靠步行而積累出來的見聞對大唐就尤其有用,其軍事意義遠勝過了文化意義和政治意義。 而且,正好也可以藉助玄奘之事,再一步的向世人展示我李家天下也是知恩必報的心,我李唐興佛可不是光光只做個表面文章的,瞧瞧,我這也在做實事呢。嗯,這個買賣絕對划算,不就是個經院麼,不就是多派人手麼?咱現在有的是錢。不知不覺中,李世民也已經帶了點暴發戶的心態了,這也怨不得他,實在是這些年裡國庫和內府的收入漲幅已經讓那些官員,讓李世民麻木了起來,太多了哇,多得他們都懶得去關心還有多少了,只知道用不完就行了,若不是因為這清點國庫是製法必行,且還要防著被人乘機貪瀆而敗壞了風氣,李世民都想把原來一年一點的制度改成十年一點了。 當下,便頜首示意徐國緒。徐國緒一見李世民點頭,就招了個千牛衛過來:“驛站,五百里急鈴,內府馬上到蜀地購上好木料,去定州選上好金磚,要蓋八進大院所用。”千牛衛抱個拳就要趕緊跑,王況又把他拉住:“再加一封去洛陽白馬寺,就說我說的,讓悟能這小子趕緊的滾回來,別在外遊蕩了,有大功德事等他來做。” 這是王況的惡趣味,他突然想起了西遊記裡悟能是唐僧的徒弟這一回事來,就想看看,現實版的悟能和玄奘碰面後,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蓋經院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定了下來的,佛門和道門多有衝突,若不是朝廷一力安撫,而且地方衙門也還有許多曾經的老官員在,知道棍僧護唐之事,所以,大多也都能調解得了,加上佛門這兩年也確實做了不少的好事,不光是抗旱抗澇中大力募款協助地方,還效仿了朝廷所設的病坊例,對周邊的窮困戶多加賙濟,尤其是佛門剛興,自己的勢頭不足的情況下,也多願意退讓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人在大唐,開局無雙

人在大唐,開局無雙

乖慫小明
武德二年末,柏壁之戰即將爆發,王運剛入大唐。沒想到自己竟是李淵嫡親外甥,李世民的嫡親表弟。什麼,還算是在竇皇后膝下長大的?這關係,再加上李淵護犢子與任人唯親的性子……嘖……這個大唐,那不放開了耍?
仙俠 連載 154萬字